字號:
兩會述評:在凝聚共識中堅定發展信念

  時間:2009-03-10 15:34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3月10日電 題:在凝聚共識中堅定發展信念——新華社記者兩會述評

  記者張旭東、劉健

  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開幕以來,代表委員們在審議、討論政府工作報告等大會報告中,通過議案、提案和發言交流等形式,就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積極發表意見建議,概括起來,代表委員形成的共識主要有三點:越是困難,越要堅定信心;越是困難,越要深化改革;越是困難,越要科學發展。

  堅定信心是戰勝危機的力量源泉。堅定信心,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條主線。“我們完全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克服困難,戰勝挑戰”“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報告中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話語向人們傳遞著堅定的信心和力量。

  連日來,無論是在分組審議討論的現場,還是向大會提交的幾千件議案、提案,都顯現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昂揚奮進的精神狀態。代表委員們表示,政府工作報告對當前形勢判斷到位,目標明確,任務突出,措施得力,凝聚起人們攻堅克難的力量。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信心的‘8個來自’,字字千鈞,令人信服,極大地增強了人們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貴州代表王思齊説。

  信心,是代表委員發言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來自各地的代表委員,聚民意、集民智,帶來了應對金融危機的真知灼見,在交流中形成共識,在共識中集聚成戰勝危機的智慧和力量。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今日之中國,領導人對國家有信心,企業對投資經營有信心,個人對消費有信心。”來自四川地震災區的葛紅林代表説,中華民族歷來具有堅忍不拔、發憤圖強的精神,這已充分體現在去年抗擊汶川特大地震災害中,現在應對百年罕見的國際金融危機,這種偉大的精神力量必將激勵我們奪取新的勝利。

  “大發展,小困難;小發展,大困難;不發展,最困難。”這是人民群眾總結的樸素發展規律。山西大寨村黨總支書記郭鳳蓮代表説,金融危機也波及大寨和周邊的村子,但村里正計劃打造新的産業,“信心在,沒有人會放棄!”

  挑戰與機遇並存,困難與希望同在。這場國際金融危機在帶給我們嚴峻挑戰的同時,也帶來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的機遇,帶來發揮自身優勢、消除發展瓶頸的機遇,帶來立足新起點、形成新優勢的機遇。

  改革開放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歷史經驗表明,危機到來之時常常是破解改革難題的重要契機。經濟形勢嚴峻的時刻,深層次矛盾暴露出來,“恰恰是推動改革的好時機”,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技大學校長侯建國的一席話,引起了不少代表的共鳴。

  國際市場不景氣的時候,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成本也相對較小。“國際資源、資産價格的大幅下降,就是企業實現産業升級、兼併重組、調整國際戰略的一個很好的機會。”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中信重工總經理任沁新還飛赴澳大利亞洽談新項目,開設新公司,謀求在亞太地區的擴張機會。

  經濟發展越遇到困難,也越需要通過深化改革、提高開放水準,化解前進中的機制體制障礙。按照政府工作報告部署,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財稅體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國有企業改革、地方政府機構改革、事業單位改革、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教育體制改革……諸多改革排上日程,涵蓋範圍之廣,出手力度之大,為歷年來罕見。

  改革開放是強國富民之路,這是我們30年取得成功的一條根本經驗。“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未來的更大發展還要靠改革開放。”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淮安市委書記劉永忠表示。

  危機催生新動力,開闢著科學發展新空間。危機也猶如一面“鏡子”,映照出各地落實科學發展觀上存在的差距和問題。代表委員們在審視不足的同時,深刻感受到走科學發展之路的緊迫性。

  歷史不可逆轉,教訓應當銘記。代表委員們審議討論時的諍言在耳:“中央保增長的決策,決不能變成地方單純的GDP‘數字競賽’”“在新一輪投資中,更重要的是防止低水準重復建設”“在保經濟增長的同時,更要注重增長品質”……

  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正處於關鍵階段,全黨上下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正在持續深入開展,在這個重要的節點上,代表委員們形成共識:要把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克服經濟發展困難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

  “如果説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後的恢復重建是唐山的第一次鳳凰涅槃的話,如今在應對金融危機中,堅持走科學發展之路,加快由資源型城市轉為濱海生態城市,則是唐山的第二次鳳凰涅槃。”來自河北唐山市的陳國鷹代表的一番話,令聽者為之動容。

  從人大各代表團,到政協各界別,認識在審議討論中不斷深化,思想在交流碰撞中不斷昇華,共識在形成,力量在凝聚。

  面對挑戰和機遇並存的形勢,人們相信,只要堅定必勝信念,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一定能夠把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就一定能夠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2009年全國“兩會”特別報道

 
編輯:楊雲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