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堅定信心。”在今年的兩會上,“中國信心”成為熱門詞彙。對經濟形勢的清醒認識,應對危機的正確決策,改革開放積累的深厚“家底”,“萬眾一心、黃土成金”的團結奮鬥……有利的基礎和條件,讓我們面對危機時,顯得鎮定從容。
中國信心,是中國力量的源泉。可是,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面對困難和機遇並存的複雜局面、面對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光有信心是不夠的。要想在經濟寒冬中孕育生機、在危機中搶佔先機、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闊步前進,不僅要靠中國信心,還要靠擔當精神,靠中國人民的意志、能力和智慧。
在小小的地球村,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讓我們無法推脫、無處逃避。被動應付,無所作為,就會錯失發展良機;主動出擊、有所作為,就可能迎頭趕上,甚至後來居上。應對危機也不僅僅是政府部門的事,需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集思廣益、群策群力,需要各行各業、各族各界共同擔當重任。
在中國崛起的歷史進程中,從來就不缺少擔當精神。推翻帝制的孫中山,建立新中國的毛澤東,啟動改革開放的鄧小平……即使是你我身邊,也不乏平民英雄。自發奔赴冰雪災害前線的唐山農民,在地震的廢墟中徒手扒出倖存者的戰士,在窮鄉僻壤支教多年的大學生……他們的身上迸發的志氣和勇氣,成為激勵我們戰勝困難、勇敢前行的精神動力。
共克時艱,還需要我們開動腦筋,大膽創新。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下,我們有些企業倒閉了,可是也有不少企業逆勢成長,逆風飛揚。成功的事例充分説明,釋放創造活力,提高創新能力,苦幹、實幹加巧幹,就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中國能否通過科技突破,創造新的社會需求,催生新一輪經濟繁榮?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怎樣推進産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升級,打造中國經濟的核心競爭力?在應對危機的過程中,如何提高社會保障水準,補上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的“短腿”……對此,人民在期盼,世界在矚目。
在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的今天,中國的一舉一動格外引人關注。有俄羅斯媒體指出,中國經濟出現了恢復的跡象,有望率先走出全球危機。對於致力於民族復興的中國來説,走出危機僅僅是第一步。在未來的日子裏,中國既要努力實現工業化,又要追趕新科技革命的浪潮;既要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又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既要實現國內的可持續發展,又要承擔相應的國際責任……中國人的志氣、勇氣和智慧,讓人們對未來充滿期待。(唐 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