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3日電(記者 任沁沁)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在政協各個駐點的接待處,記者看到,委員們可以根據意願選擇一台由大會主辦者提供的便攜電腦。
拎著便攜電腦的全國政協委員、原甘肅省政協副主席李宇鴻告訴記者,電腦首次由主辦方提供,直接“入駐”中國重要的國是協商會議,除了帶來“無紙化”的高效便捷外,還使“網路民主”進一步進入中國政治生活。
據了解,在代表委員下榻賓館,普遍安裝了寬頻上網設施。在新聞中心,也採用了特別的網路系統方便記者採訪代表委員。今年,新聞中心還專門設立了“網路訪談室”。
2日晚,政協大會發言人趙啟正與網民進行了線上交流。同日,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沈德咏也上網回答網友提問,他特別回應了網民的一條“電子提案”——“鉅額來歷不明財産罪”的量刑標準問題。
來自內蒙古的委員白音門德對記者説:“網際網路在民主政治進程中的作用日益明顯。溫家寶總理剛剛與網友進行的長達2個小時的線上交流,讓我深受感動。”
2月28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通過網路“直面”數以億計的海內外網民,回答了涉及經濟形勢、民生、三農、教育、醫改、外交等方方面面的問題,非常的開誠佈公。
時事評論人任俊明發表文章説:“總理的到來再次掀起網民討論的高潮,為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增添光彩。”
訪談一開始,溫總理就説:“在‘兩會’前夕,我非常高興同大家進行線上交談。我一直認為群眾有權利知道政府在想什麼、做什麼,並且對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評意見,政府也需要問政於民、問計於民,推進政務公開和決策的民主化。”
其實,這並不是中國高層第一次“直面”網民。去年6月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通過人民網與廣大網民交流。而日理萬機的溫總理這次則説:“其實我每天幾乎都上網,最長的時間可以達到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
如今,中國民意表達渠道已比較多,人大、政協就是集中反映民意的平臺,新聞媒體也發揮著作用。政府在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及重要法律時常常公開徵求意見,各種形式的聽證會、座談會,也都是努力讓民眾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的方式。
但是,在不少地方,仍然存在民眾利益訴求渠道不暢通的問題。據媒體報道:一些官員對傾聽、解決群眾訴求重視不夠,甚至壓制民眾的聲音。
網際網路作為一種隨新技術發展而興起的資訊傳播方式,以其便利、開放和直接性,迅速成為中國民眾表達意見的一種重要補充,被稱作“民主新形式”。
不斷增加的網民數量增大了發言的力量。截至2009年1月,中國網民突破3億人,而且還在以每月800萬至900萬人的速度增長。
這一新的民意傳輸通道也日益被廣泛接受。近些年的全國兩會前夕,各大主流網站都會推出邀請民眾獻計獻策、共謀國是的專題頁面。
政府對網路民主做出了正面回應。有關部門通過網路徵求意見,敲定新政策的例子已不是新鮮事。2008年10月14日,醞釀多時的新一輪中國醫改方案全文公佈,並在之後的一個月裏,面向全國公眾公開徵求意見,網路郵件成為返回意見的主要方式之一。
網路還成為民眾監督的一股力量。最近發生的涉及司法領域的“躲貓貓”事件中,廣大網民高度關注事件真相,親身參與調查,對於推動有關部門的工作起了重要作用。
全國人大代表郭國慶表示,網民通過網路積極表達訴求、參與社會政治生活;總理線上坦誠交流,聆聽基層群眾聲音、體察百姓冷暖疾苦,網路已經成為中國推進開明政治的新平臺,相信這也會成為今年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李宇鴻説,他會在兩會開幕前抓緊時間好好上網,多多收集民意,在小組審議討論時,網路上的熱點和民眾的意見,都會成為熱點。
但中國政府也注意到網路是一把“雙刃劍”,它上面同樣氾濫著各種“毒素”,需要清理;而其作用也不能誇大,許多管理措施還需要完善。
實際上,更重要的是通過制度建設,讓人們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在各種各樣的平臺上,都能把真話講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