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5月14日電 “一個銅板總有它的兩個方面。”在昨天舉行的一場主題為“SARS與亞洲經濟———影響和對策”的研討會上,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説,應該辯證地看待非典對亞洲經濟的影響。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龍永圖説,非典固然可能影響經濟發展的速度,但對一些國家中的一些部門的“經濟過熱”,“投資過熱”等問題,未必不是一次有利的自我調節,這可能有助於提高經濟的運作品質。
同時,非典讓一些政府官員和企業家可以更冷靜地思考經濟發展的一些中長期問題,對一些投資項目進行更加充分的論證。比如,旅遊業一時受到很大的損失,但可以保護一些脆弱的旅遊資源,讓一些旅遊資源“休養生息”。人們在看到非典對旅遊、餐飲、交通等行業的衝擊時,也要看到對電信(特別是增值電信服務)、醫療、住房、汽車等行業的刺激作用。
龍永圖認為,從現在開始,應該研究非典對政府、外商和國內民間投資政策取向的影響,研究國民消費心理由於非典所産生的微妙變化,從而探索和把握非典後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消費熱點。應該説,對於許多商家來説,包括外國投資者,現在是捕捉商業資訊、論證新項目的大好時機。不久,可能會有一批“非典後時代”的新産業和企業家誕生。
龍永圖説,亞洲的經濟活力和投資環境並沒有因為非典而發生根本的變化。以中國為例,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有競爭力的勞動力市場,仍然是最具潛力的大市場。
龍永圖稱自己是一個樂觀主義者。他説,只要我們把困難估計足,堅持不懈地採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就可以在打贏防治非典的戰鬥的同時,避免出現對經濟大的衝擊,並把壞事變成好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