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天津5月6日電(記者 孟華)現在大家都在談論“非典”,不少人對於“非典”存在恐懼心理,對此,南開大學心理諮詢中心主任袁辛副教授認為,這種恐慌心理有被誇大的跡象,這與“非典”從廣州迅速地擴散到北京以及其他省市有關。
袁辛説,恐慌情緒的出現一方面反映出問題本身可能的嚴重程度,更反映出人們對它的“心理感受”或者叫“心理預期”。每天上百個病例的出現、全國總動員一方面給予人們信心上的支援,一方面也使人們感到問題的嚴重性。要使公眾的這種恐慌情緒得到緩解,政府有關部門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包括幫助人們更科學、更準確地認識“非典”,教會人們怎樣更理智地對待“非典”危機等等,實際上政府各級部門在這個方面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
袁辛指出,精神過度焦慮的結果可能會導致人體整個免疫系統功能的下降,也可能導致人理性能力的下降。過度恐慌會造成負面的情緒,對身體健康是有害的。目前對於防治“非典”來説,除了支援性的治療和一些對症性的處理外,心理上的支援系統非常重要。恐懼可能干擾人體免疫功能,導致人體支援系統的不安全,對個人和社會都是有害而無益的。
袁辛認為,規避風險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本能行為,無可厚非。但目前的情況似乎是過了一些。在“非典”面前,人們既要保持高度的警惕,也要以平和的心態對待“非典”。在注意防護的基礎上,個人可以不必停下手中的工作,舉重若輕是一種很高的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