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統資料照片。(攝影:李艷波)
台灣網3月11日北京消息 在今天上午舉行的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大會上,陳正統委員代表臺盟中央和全國臺聯聯合發言,題目是《挖掘閩南文化資源 推動閩臺文化交流》。
陳正統委員在發言中指出,文化對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對文化的認同感,是一個民族團結統一的心理基礎和精神支柱。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閩南文化上承中原,下續臺灣。長期以來,閩南文化以其豐富的積澱、深厚的根基、獨特的魅力,培育、滋養、聯繫和吸引著廣大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鮮明地向世人昭示了海峽兩岸人民同根同源、血脈相連、手足情深的歷史淵源。
閩南地區的漳州、泉州、廈門是閩南文化的發源地和保存地,活躍著眾多原生態的民族民間文化。清朝康熙後期開海禁以後,閩南一帶和客屬地區大量移民臺灣,帶去了自身的文化並在臺灣當地沿襲至今,使閩臺兩地形成具有許多共同特點的區域文化,在交流與融合中不斷發展。如被臺灣當局捧為“國劇”的歌仔戲,最初即是源於以閩南語為特徵的錦歌、竹馬戲等,明末清初傳入臺灣島內,與當地民歌小調融合,逐步發展成歌仔戲,並於20世紀20年代回傳入廈、漳一帶,形成解放後定名的薌劇。其他諸如被臺灣民眾評選為“臺灣意象”的布袋戲以及竹馬戲、南音等民間藝術,在閩臺兩地同樣隱含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
閩臺區域文化在兩岸蓬勃發展,其根在福建。根據福建省第一批涉臺文物普查資料的初步匯總顯示,全省遺存著青、白礁慈濟宮等珍貴的涉臺文物史跡646處。這些文物史跡是祖國大陸與臺灣歷史淵源關係的重要見證,有力地佐證了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這些民間藝術、文物史跡都是臺灣文化根源的歷史印證和現實參照。因此,在當前形勢下,充分挖掘閩南文化資源,推動閩臺文化交流向寬領域、高層次、縱深化方向發展,對於挫敗陳水扁當局“本土化”、“去中國化”的分裂圖謀,增進廣大臺灣民眾對祖國大陸的認同感和向心力,促進兩岸關係的進一步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建議:
第一,建立閩南文化保護區。根據國家民族民間保護工程規劃,文化部將於2007年正式啟動全國十大文化生態保護區及國家級文化傳承大師(人)命名工作。福建作為文化遺産大省,已基本具備建立閩南文化保護區的條件。建立閩南文化保護區,不僅能促進海峽西岸地區經濟文化的共同繁榮,也有利於保護和弘揚閩南優秀傳統文化,提高閩南文化對臺灣地區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形成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圈。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將閩南文化保護區列入2007年首批全國十大文化生態保護區名錄,儘快推動閩南文化保護區的建立,從保護區的機構設置、啟動資金等方面予以支援。
第二,啟動涉臺文物保護利用專項工程。加強涉臺文物史跡的保護是維繫兩岸同胞的文化情結、反對“文化臺獨”的一項具有現實政治意義的重要工作。建議啟動涉臺文物保護利用專項工程,在福建省開展一次關於涉臺文物史跡的普查工作,全面了解福建涉臺文物史跡的分佈情況,將福建省涉臺文物保護利用專項工程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工程,由中央財政每年撥出專項資金,用於涉臺文物史跡的維護修繕和開發利用。同時,從長遠考慮,建議在文物保護法中界定專門的涉臺文物概念,將涉臺文物史跡的保護納入文物保護法的範疇之中,以法律的形式使之固定下來。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舊城改造、農村城市化等給文物保護,特別是那些尚不及或不足以列入國家文物保護單位的涉臺文物保護帶來了很大的壓力,許多寶貴的文物史跡正逐漸湮滅。建議對涉臺文物史跡的保護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科學規劃城市佈局,妥善保護文物史跡,堅持把文物單體保護、園林綠化與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相結合,堅持保護、整治與利用相結合,使涉臺文物“大樹”變成涉臺文物“森林”,從功能單一的史跡變成鐫刻兩岸血緣親緣真實歷史場景的文化區域。
第三,進一步加強閩臺文化交流。福建與臺灣一水之隔,閩臺兩地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去過臺灣的人普遍反映,臺灣可以説是“無處不中國,無處不閩南”。臺灣民眾也普遍認為福建與臺灣的語言習俗、風土人情都“沒什麼區別”,甚至連很多地名,如漳州寮、泉州厝、同安村等都一模一樣。鋻於福建在涉臺文化交流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建議給予福建特殊政策,設立閩臺文化交流基金,有計劃地組織文物展、族譜展、圖書展以及歌仔戲(薌劇)、布袋戲、梨園戲等戲曲藝術赴臺交流;加強兩岸民間崇祀活動交流,統籌安排,引導崇祀活動健康有序地開展;搭建閩臺區域文化交流與合作的平臺,增進島內民眾,特別是中青年民眾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了解;簡化涉臺文化交流項目的審批手續等,從而使福建這一融合兩岸文化、溝通同胞情誼的前沿陣地更多更好地發揮作用。(李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