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旗在兩岸關係論壇閉幕式的發言(全文)
 
  來源:      日期:2005-08-30 12:51

 
 


兩岸關係發展中青年人的責任 

辛 旗
——剖析民族主義兼論兩岸關係發展中青年人的責任

 

  尊敬的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王在希先生;尊敬的福建省王副省長、廈門市政府各位領導;尊敬的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喬副主任,尊敬的廖正豪董事長;尊敬的來自海峽兩岸四地的青年學生以及學者專家們,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興並感謝此次論壇主辦方安排40分鐘的時間讓我做論壇中心主題演講。在我參加此次論壇,特別是在主持第一組的討論當中,發現兩岸參加論壇的青年學者和學生除了情感交流之外,還往往在學理的探討中涉及到一個概念。為了營造良好的對話氛圍,增進彼此了解,在我主持當中一直力求避免在這個概念問題上發生爭論。但是,昨天下午兩岸學者和青年學生最終還是觸動了這個敏感的話題——民族主義。臺灣方面的一些學生認為大陸學生講到的“促進統一、振興中華、發揚愛國主義精神”是不是帶有濃厚的民族主義色彩,是不是大陸年輕人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過於強烈了。同時,大陸的學者和學生也會講到,臺灣島內一些政治勢力以所謂“新興民族論”、“文化臺獨”、“去中國化”以及“構建臺灣的民族性”來誘導年輕人,是不是臺灣島內的一些青年學生已經受到“臺獨意識”的戕害。圍繞這個問題的爭論,使我想起自從1990年我參加海內外各種學術會議以來,每當談到臺灣問題,往往在爭論當中都會涉及到“民族主義”這個概念,美國、日本的一些學者在各類學術會議上也經常指責大陸為實現兩岸統一的努力是所謂“過度的民族主義”。所以,今天我演講的中心主題就確定為《剖析民族主義,兼論兩岸關係發展中青年人的責任》。

  大家都知道“民族主義”這個概念是起源西方的。在18世紀以前,東西方各種文化、文明的政治統治方式的外在表現基本上是一種“普世主義”,具體形式就是皇權、王權和教權統治的國家形態。往往一國橫跨不同文化地域,在一國之內有多民族、多種文化、宗教。西方有王權或教權的跨文明、種族的地域征服。東方有皇權統治之下對周邊區域的“同心圓式文化輻射影響”和“宗藩朝貢制度”。但到16世紀歐洲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17世紀歐洲“30年宗教戰爭”,傳統的國家形態開始發生變化。特別是1789年法國大革命,由於盧梭和伏爾泰一批學者的影響,“天賦人權”以及“公民社會”的概念開始産生。於是,“單一民族的民族國家”這種形態在法國大革命之後逐漸興起。法國大革命流傳的《馬賽曲》,歌詞中唱道的“我心中只有三色旗”就包含自由、平等、博愛和公民社會的理念。法國共和制的建立標誌著“民族主義”和“國族國家”的形成。法國大革命對整個歐洲各王國的影響是空前的,構建“單一民族國家”開始在世界上流行,隨之而來歐美各王國開始了“民族主義”指導之下的國家改造進程,或君主立憲,或資産階級革命。時間大概在19世紀中期,中國的清朝在這個時候維持皇權一係,沒有構建自己制度上“民族主義”和現代國家形態,而是進行器物文明改良的“洋務運動”(“同治中興”)。那時的義大利,普魯士(後來的德國)還有其他歐洲國家都在構建自己的“民族主義國家”。19世紀末他們完成了這一改造進程並迅速實現了工業化,建成了強大的國家軍事力量。而清朝沒有趕上這班車,在面對“明治維新”後“大和民族主義”的日本國對東亞傳統秩序挑戰的“甲午戰爭”中敗下陣來,臺灣被割讓,隨後列強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使中國逐漸淪落為半殖民地的境地。“民族主義”盛行的19世紀末,國家、利益、市場、海權和殖民擴張糾纏在一起,直至發展成為列強帝國主義、法西斯主義。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所有以攫取海外殖民地和勢力範圍的列強們,都是以“單一民族國家”的形式通過戰爭來擴張他的勢力、維護自身的利益。在列強推動的“民族主義”上升的同時,各國“産業革命”當中培養的龐大勞工階級也在知識分子社會主義思潮的引導下形成了自己的立場,擁有自己的“普世價值”,這就是“全世界無産者聯合起來”的理論或稱為“國際主義”。在這種情況下,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社會民主主義風行全球。既有“單一民族主義”的國家革命和社會主義運動,也有跨國界的勞工階級和全世界無産階級聯合的國際主義運動。但是,由於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世界導致所謂的“民族主義戰爭”,各國勞工階級在世界大戰爆發時為了本民族利益,在“民族主義”的號召下和資本家一道服從於帝國主義政府而走向戰場,與其他國家的人民進行“國族”之間的戰爭。這一歷史進程可見西方所創造的“現代民族主義”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進化論對人類發展的影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中國就開始了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民族解放戰爭,“地不分南北東西,人不分男女老幼都有守土抗戰的責任”,這場戰爭實際上就是中華民族在現代歷史進程中“民族主義”的再造。今年是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抗戰中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我們《義勇軍進行曲》當中所唱的:“用我們的血肉鑄成我們新的長城”。什麼是“新的長城”?“新的長城”就是我們“新的民族主義精神”和愛國主義。為了挽救中國和避免中華民族亡國滅種,在抗日戰爭中通過全民浴血奮戰,構建了一個“新的國家意識”和 “新的民族主義”。這種民族主義與我們五千年中華民族文化傳承和多元民族融合的理念是直接相通的,賦予了新的時代精神和民族進步的內涵。

  在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構建一個新的民族主義和國家意識的時候,臺灣同胞恰恰在日本殖民統治之下參與了這次世界大戰。同時自從甲午戰爭以後,臺灣一部分民眾在大陸反抗列強殖民中國,重塑民族精神構建新的民族主義的時候,這一小部分的臺灣同胞在日本“皇民化教育”毒害下,沒有和大陸擁有共同的歷史記憶,這是目前兩岸情感上隔閡問題的根本。當然,日據時期大多數臺灣同胞在內心深處仍然保留著中華民族文化和歸屬祖國的意識,抗戰中數萬台灣各界人士渡海回到大陸參戰。

  二戰以後,許多國家在擺脫西方殖民統治的時候也使用了“民族主義”,掀起了民族解放運動的浪潮。這種民族主義有“反殖民化民族主義”,有“宗教復興民族主義”,還有二戰後為擺脫冷戰之下不同陣營意識形態控制,改變“有限主權”國家地位,而在20世紀末出現的“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等國家重新要求回歸到“民族主義”、“單一民族、主權國家”。這股潮流甚至影響到了現在俄羅斯傳統控制下的中亞地區。所以,我們説“民族主義”來自西方,是西方創造的,是西方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當中所運用的。而我們中華民族在維持本民族生存權利時構建的中華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精神,在和平發展中追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反而受到了現在西方一些國家和反華勢力的詆毀和污名化。

  另外,我們也注意到臺灣的“悲情意識”。在我們這兩天的討論當中都説到,“臺灣的悲情意識”是“中華民族悲情”中不可回避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臺灣的悲情就是中國的悲情。這些悲情是帝國主義和列強侵略、宰割中華民族所造成的,是帝國主義挑動中國內亂的結果,不是兩岸人民造成的。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怎樣看待我們的民族主義呢?許多青年學生和學者一説到“民族主義”,往往認為那肯定是負面的,似乎它意味著極端化,甚至有可能走向法西斯主義。但是,我們不妨認真理性地思考,“民族主義”難道就是西方給那些不願意服從西方利益的國家訂做的意識形態“帽子”嗎?民族主義是多層面的,我們看到孫中山先生完成辛亥革命之後提出的“五族共和”和我們現在形成的民族文化融合的中華民族意識,這是愛國主義和正常的民族主義。我們也看到西方有“自由派民族主義”,也看到了比如日本右翼勢力“單一大和民族保守的民族主義”,以致至今還不承認二戰中侵略別國的戰爭罪責,修改教科書篡改歷史、參拜靖國神社為戰爭罪犯粉飾。甚至一些臺灣島內政治勢力把抗日戰爭勝利説成是“終戰”,其用詞完全和日本右翼勢力、軍國主義分子相同,媚日忘祖溢於言表。

  另外,我們也注意到目前還存在著“西方中心論的民族主義”、“白人至上主義”,當然我們還看到“恐怖主義”、“宗教民族主義”、“法西斯主義”。因此可見,“民族主義”因不同的國家民族在不同歷史環境和政治利益的驅動下,有不同內涵和表現方式。我們在衡量時必鬚根據一個國家民族的歷史發展、他在整個世界構成當中所處的位置,以及他是否尊重人類社會各民族平等相處、各文化文明相互尊重和容忍、各民族有選擇自身發展道路和政治制度的權利,在這些方面來判斷民族主義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和歷史意義。

  我結論是:我們要拋棄“民族主義”中的狹隘部分,特別是帶有“民族沙文主義”的負面因素,以世界各民族、各文明平等相處、共同發展為目的,構建一個尊重歷史、民族文化認同的,尊重血緣、語言文化、宗教習俗的,尊重維持一個民族的自主獨立地位的、多元的、開放式的民族主義。但是,我們也要認清臺灣島內一部分人在某些政治勢力的挑動之下,正在滑向一種狹隘性的所謂“臺灣民族主義”,其核心概念就是“悲情意識”。通過不斷強化所謂的“臺灣人悲情”來挑動島內的省籍矛盾,挑動兩岸同胞的對立。我們説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大悲情”不應發展為狹隘的民族主義。同樣,臺灣地區因為歷史原因和兩岸長期隔閡形成的“小悲情”也不要導致狹隘的民族主義和“臺獨意識”。中華民族、兩岸中國人和全球華僑絕對不會容忍那種狹隘的民族主義走偏到分裂中華民族和分裂祖國的地步。這就是我今天得出的分析民族主義的結論。

  最後,我想談一談兩岸關係發展過程中兩岸青年人的責任。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兩岸關係未來和發展面臨的根本問題是怎樣使雙方的民眾在感情上溝通,在將來實現社會政治上融合。目前,兩岸正處在一種僵局當中。造成這種僵局的原因是什麼?如果我們不講其政治層面,比如一個中國原則、“九二共識”,看其根本,就是文化認同問題,更為關鍵的是認不認同中華民族。承不承認是中國人。僵局的造成是島內某些政治勢力和主政者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不認同中華民族、詆毀中華文化。這種情況造成島內瀰漫著一種狹隘的民族主義和人為製造的對祖國大陸仇視,瀰漫著人為挑動的族群對立和省籍矛盾。大陸方面理解臺灣一部分民眾特殊的歷史遭際,絕不會使一部分臺灣民眾長期生活在孤獨的憤怒之中,勢必大力採取包容的方式、優惠的措施和大度的作風,使兩岸人民相互溝通交流,讓我們建立一個共同的記憶。同時,大陸方面也希望臺灣一部分民眾認清民粹式的“悲情民族主義”是危險的。“臺獨”是狹隘的民族主義、病態的“悲情意識”和極端的“隔絕心態”的混合體。是亞太安全穩定的最大威脅,是兩岸和平的最大障礙。大陸方面對各種“臺獨”分裂活動決不容忍和姑息。

  兩岸青年是中華民族的未來,代表著兩岸現代化建設和中國的希望。同學們今日是桃李芬芳,明天的民族的棟樑。那麼,這就要求我們年輕一代在思想上、在民族意識的培養上應當兼顧世界主義和民族主義,要用正常的心態面對全球化、經濟一體化,但同時要也注意世界文明的多元化、多樣化。不可否認,由於兩岸在中國近代歷史過程中的遭遇不同,造成了中國不同地域的民眾在歷史記憶當中有差別。但是,我們年輕人可以把這些包袱稍微的卸下一部分,在共同交往當中形成新的歷史記憶和新的情感。面對未來,兩岸年輕人應該攜手創造共同的歷史記憶、共同的文化創新、共同的文化認同、共同的民族認同,並最終達成嶄新的政治認同,結合中華傳統文化與世界先進的物質與精神文明以及文明發展模式,創造中國自己特有的、和平穩定發展的、整合統一的、光明的未來。這樣我們年輕人的歷史責任和使命才能在大時代的發展當中充分的體現出來。謝謝各位。(2005年8月24日于廈門國際會展中心)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