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博東:這次兩會復談,可謂“氣氛融洽、誠意十足、理性務實、成果豐碩、皆大歡喜”。真正做到了“海內外同胞滿意、國際社會肯定、‘臺獨’雖不滿意但無法反對”。
兩會復談成功具指標性意義。從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長河來看,2008年絕對是一個具有轉折性意義、值得大書特書的年份;而6月中旬海協、海基兩會的復談成功,則無疑是這一歷史性轉折中具指標性的重大事件。
兩會復談圓滿成功,其意義遠遠超出了兩項經濟議題所達成的共識,它向世人宣示:自1999年7月李登輝拋出“兩國論”以來,凝結了10年之久的兩岸堅冰已經開始解凍,向和平穩定發展的方向邁出了重要一步。從此,兩岸關係發展史翻開了全新的一頁。
可以説,經過多年來海內外同胞的共同奮鬥,阻礙兩岸關係發展的“堰塞湖”已被打通,其滾滾洪流必將一泄千里,任憑什麼力量也無法阻擋! 兩會復談成功的幾點重要啟示
這次兩會復談,可謂“氣氛融洽、誠意十足、理性務實、成果豐碩、皆大歡喜”。真正做到了“海內外同胞滿意、國際社會肯定、‘臺獨’雖不滿意但無法反對”。
這次兩會復談,距馬英九“5 20”宣示就職、新當局正式上臺執政僅僅一個多月,海協會、海基會完成機構改組不到二十天,竟能在這樣短促的時間內獲得如此圓滿的結局,給人予諸多重要啟示:
其一,堅持“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緩和發展、臺海局勢穩定和平的根本保證。10年前李登輝拋出“兩國論”,否認“九二共識”,蓄意破壞兩會協商談判的基礎,造成了兩岸關係的倒退和臺海局勢的緊張;陳水扁上臺執政後變本加厲,不僅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更進一步提出“一邊一國論”,使兩岸關係持續緊張,臺海局勢推向了一觸即發的戰爭邊緣。而今次兩岸兩會之所以能夠復談並獲得成功,正是得益於臺灣再次政黨輪替,承認“九二共識”的國民黨馬英九重新上臺執政。事實證明,否認“九二共識”,就是破壞兩岸互信;唯有承認“九二共識”,才能重建兩岸互信。“九二共識”不僅是兩會復談的基礎,同時也是兩岸關係發展、臺海地區和平的根本保證。是否承認“九二共識”,乃是檢驗海峽兩岸每一個政治勢力或政治人物是否真正關心、維護兩岸關係發展和臺海地區和平的分水嶺與試金石。
其二,“擱置爭議、求同存異”,是處理好兩岸關係中複雜問題、“共創雙贏”的不二法門。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國共兩黨在如何處理、解決兩岸問題特別是涉及到主權方面的敏感政治議題上一向存在矛盾和分歧。這些矛盾和分歧並未因民進黨的下臺、國民黨的重新執政而自然消失。相反,在兩岸攜手打敗了堅持“臺獨”的民進黨政權之後,原本存在的這些矛盾與分歧如果處置失當,就有可能很快會重新浮上臺面,引起爭執,從而毒化兩岸氣氛,使兩岸關係重新回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那種充滿變數、持續動蕩的老路上去,喪失得來不易的大好局面。不説別的,光是對“九二共識”內涵的解讀,兩岸就存在“一中原則”還是“一中各表”的嚴重分歧。然而可喜的是,我們看到,兩岸領導每人平均展現出了大格局和大智慧,他們以史為鑒,穩穩把舵,在“九二共識”內涵上求“一中”之同、存“各表”之異,模糊化處理分歧,大陸方面率先主動淡化“一中原則”,臺灣方面則不再刻意強調“一中各表”,雙方互諒互讓,擱置爭議、面向未來,終於使兩會復談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得以很快實現,創造了“擱置爭議、共創雙贏”的成功範例。
其三,“先易後難、先經後政、循序漸進”,是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必由之路。兩岸關係錯綜複雜,經過李登輝、陳水扁主政島內二十年後,兩岸的矛盾分歧愈加積重難返,需要協商談判解決的問題一大籮筐,難以數計。今次兩會復談,大陸領導人從一開始就提出“先易後難、先經後政、循序漸進”這一理性務實處理目前兩岸問題的談判方針,並選擇已有很好談判基礎、最容易達成共識而且是馬英九急需兌現的競選承諾——“周未包機”和“陸客入島觀光”這兩項經濟議題入手,因而一拍即合,很快就達成共識、簽署協議。更為重要的是,經歷了這次復談的成功,兩會進一步累積了共識,培養了互信,增強了信心,營造了良好的氣氛,從而為下一步的協商談判、著手處理更為棘手的問題創造了條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很難想像,如果這次復談選擇兩岸分歧很大、難以在短時間內達成共識的議題來談,結果將會如何!
其四,胸有中華民族、心有人民利益、執政為民,是兩會復談成功的深層次原因。陳水扁民進黨執政八年,口口聲聲“愛臺灣”、“拼經濟”、“為2300萬台灣人民謀福祉”,實則心胸極其狹窄,只為一己一黨之私,以“臺獨”意識形態治政,推行禍國殃民的“鎖島政策”。為了轉移臺灣民眾對其貪腐無能的不滿,維護其好不容易得來的政權,不惜對外挑起兩岸對抗,對內製造族群對立,搞得島內經濟惡化、民不聊生,兩岸關係也因之受到嚴重傷害,終於被臺灣民眾用手中的選票趕下了臺。爾今國民黨馬英九重新上臺執政,接受陳水扁民進黨執政失敗的慘痛教訓,撥亂返正,以“拼經濟”為己任,心有人民利益,放眼中華民族,主張兩岸和平發展,實行兩岸開放政策,這就和大陸領導人所一貫主張、倡導的“以民為本,執政為民”,“努力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抓住戰略機遇期,振興中華”的治國理念相契合。在處理兩岸問題上雙方具有這樣的高度、格局和胸襟,自然就會有談判的誠意和善意,談判的成功率自然就高得多。應該説,這是今次兩岸兩會復談得以圓滿成功的深層次原因。
萬事開頭難,如今兩岸兩會的復談取得了圓滿成功,開了個好頭,阻塞兩岸關係正常發展的“堰塞湖”已被打通,讓我們倍加努力,不畏艱險,進一步拓寬“導流明渠”,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時代洪流更加順暢地向前奔流!
(作者徐博東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兼院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