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 -- 部長訪談

專訪:李毅中暢談中國當前工業熱點與難點

時間:2009-09-09 13:23   來源:中新網

  中新網北京9月9日電(記者 俞嵐)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李毅中近日接受中新社獨家專訪,就工業結構調整、兼併重組、淘汰落後産能、産業振興規劃落實、扶持中小企業、TD—SCDMA等工業領域當前的熱點和難點問題談了他的看法。 
 
  中新社:是次金融危機凸顯了中國産業結構調整的緊迫性。工業和資訊化部作為工業主管部門,在推進工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方面有何考慮?主要著力點在哪?

  李毅中:去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工業經濟增長速度快速回落,企業困難程度加深、範圍不斷擴大,部分行業出現了全行業虧損。表面上看,這次工業經濟調整是由於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背後深層次的原因是體制機制不完善、增長方式粗放、結構不合理、市場誠信體系和監管體系不健全等。必須把加快推進工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作為解決工業發展中突出矛盾和問題的關鍵環節。

  經濟結構調整包括三次産業間結構調整、生産力空間佈局調整,以及行業內結構調整。從職責看,三次産業間結構調整、生産力空間佈局調整由綜合部門負責,我們部工作定位工業內部結構調整,包括行業結構調整、企業結構調整和産品結構調整。行業結構調整主要是提高産業集中度、發展先進生産力、淘汰落後産能、促進産業集聚和産業轉移,企業結構調整主要是企業兼併重組和企業所有制改革、企業內部資源整合,産品結構調整是以産品為重點的生産力要素結構調整,主要是創新品種、提高品質、創建品牌、改善服務。

  推進工業結構調整,工業和資訊化部重點抓好六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企業技術改造,重點是品質品種、節能降耗、環境保護、改善裝備、安全生産,這是工業結構調整最有力的辦法。二是抓好企業兼併重組和淘汰落後産能,完善産業政策,加快技術標準制修訂,提高市場準入門檻。三是充分發揮科技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四是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支援中小企業加快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向“專、精、特、新”以及産業集聚方向發展。五是加強工業産品品質管理,促進開發品種、提高品質、創建品牌和改善服務,增強企業市場開拓能力和競爭力。六是加快推進兩化融合,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尤其是加強電子資訊技術在傳統産業中的推廣應用,催生新産業、新技術、新産品。

  中新社:在推進企業兼併重組、淘汰落後産能、節能減排,工信部將採取哪些措施?

  李毅中:兼併重組和淘汰落後,這兩項工作都是難啃的骨頭,我們要知難而進、迎難而上。一是要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儘快研究制定推進企業兼併重組的指導意見,以及鋼鐵、有色、汽車、船舶、輕工、紡織、軟體等行業的兼併重組方案或指導意見。研究制定淘汰落後産能的政策措施,加強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儘快研究起草關於淘汰落後産能的通知文件,爭取相關政策。綜合利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推動淘汰落後産能。會同有關部門嚴格節能降耗、環境保護、産品品質、安全生産監管。二是要制定、修訂産業政策和技術標準,在節能、環保、品質、安全生産、科技進步等方面,制定合適的、高標準的市場準入門檻。三是要抓好典型。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和好的做法,要總結、推廣。有關淘汰落後還有一個責任制的問題,特別是八個重點行業的淘汰落後,有指標、有任務,要下達到各個省市,落實到基層和企業去。

  節能減排方面,一是儘快發佈鋼鐵、建材、電子資訊等重點行業的節能減排指導意見。二是總結鋼鐵、化工行業能效對標工作經驗,開展試點示範。三是突出抓好與節能降耗減排有關技改項目的組織實施。我們負責的技術改造把節能減排作為重點,在已經審批的1680個項目裏,節能減排佔了很大的比例。加快制修訂振興規劃配套的節能減排標準,推動建立工業領域固定資産投資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繼續推進迴圈經濟、清潔生産,開展汽車零部件再製造試點,支援各地通過技術改造發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産業。四是推進建立健全節能減排的鼓勵和約束機制。 

  中新社:您如何看待鋼鐵行業的産能過剩問題。據悉,工信部正在研究制定有關推進鋼鐵企業兼併重組的指導意見,目前進展如何?

  李毅中:截至2008年底,中國粗鋼産能達到6.6億噸,從今年的生産和消費分析,預計全年鋼産量可達5億噸左右,考慮到進出口可能基本持平,全年表觀消費量也在5億噸左右,即使考慮到産能合理的發揮比例,鋼鐵産能明顯過剩。2009年上半年,鋼鐵行業固定資産投資再次出現過熱的勢頭,據初步統計,今年1-7月鋼鐵行業累計投資1725億元,其中6月份投資437.5億元,是歷史最大規模,目前在建項目新增粗鋼産能5800萬噸,屆時粗鋼産能將超過7億噸。

  我國鋼鐵工業雖然呈現企穩回升態勢,但在當前擴大內需政策拉動下,掩蓋了部分品種産能嚴重過剩的矛盾。預計隨著市場需求增速減緩及需求結構升級,鋼鐵産能過剩的矛盾還將進一步顯現,有可能相當一批企業再次陷入困境。下一步將嚴禁各地借等量淘汰落後之名,逃避國家環保、土地和投資主管部門的監管、審批,自行建設鋼鐵産能項目。

  目前工信部正組織有關部門,研究起草“關於加快推進企業兼併重組的指導意見”,重組工作重點推進以合併、股權收購、資産收購、整體資産交換、債務重組等為主要內容的企業兼併重組,有效盤活企業存量資産,整合生産要素,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産運營效率。通過推進企業兼併重組,做大做強一批優勢企業,到2011年,使産業集中度明顯提高,産業組織結構顯著改善,形成一批擁有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大企業集團。下一步將結合各有關方面提出的政策措施和修改意見,及時進行補充完善,爭取儘早出臺。

  具體到針對鋼鐵行業企業的聯合重組,我們正在編制鋼鐵企業聯合重組指導意見,最終形成促進鋼鐵企業兼併重組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提出具有前瞻性、現實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框架,為如期實現《鋼鐵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目標、促進鋼鐵産業結構調整和振興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按照《鋼鐵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工作要求,鋼鐵企業聯合重組指導意見於2009年底完成,目前我部正積極開展工作,爭取儘快完成。

  中新社: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國出臺了多個工業行業的調整振興規劃,這些規劃目前落實情況如何?工信部還將採取哪些措施進一步落實規劃,剩餘各項細則預計何時出臺?

  李毅中:制定和實施重點産業調整振興規劃是黨中央、國務院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確保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所有計劃的重要內容。在各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目前規劃落實工作取得積極進展。規劃涉及165項實施細則,已經出臺了66項,其中由我部制定的有31項。這些出臺的實施細則正在發揮著積極作用。31個省區市編制了地方的調整振興規劃或實施意見。制定了家電、農機、汽車摩托車下鄉以及汽車家電以舊換新的實施辦法。國家先後七次調整提高出口退稅率,預計全年為工業新增退稅額達1530億元。著力推進結構調整、淘汰落後和節能減排,制定完善産業政策,正在研究制定九個工業行業企業兼併重組方案,啟動了汽車、鋼鐵行業重組工作,正在著力推進淘汰落後産能工作,並對各地落後鋼鐵産能進行摸底,要求各地制定淘汰計劃。增加重要工業産品儲備,有效緩解了企業銷售困難和資金緊張的壓力。開展了電解鋁企業直購電試點工作,取得了較好效果。

  節能減排方面,一是儘快發佈鋼鐵、建材、電子資訊等重點行業的節能減排指導意見。二是總結鋼鐵、化工行業能效對標工作經驗,開展試點示範。三是突出抓好與節能降耗減排有關技改項目的組織實施。我們負責的技術改造把節能減排作為重點,在已經審批的1680個項目裏,節能減排佔了很大的比例。加快制修訂振興規劃配套的節能減排標準,推動建立工業領域固定資産投資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繼續推進迴圈經濟、清潔生産,開展汽車零部件再製造試點,支援各地通過技術改造發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産業。四是推進建立健全節能減排的鼓勵和約束機制。 
 
  中新社:您如何看待鋼鐵行業的産能過剩問題。據悉,工信部正在研究制定有關推進鋼鐵企業兼併重組的指導意見,目前進展如何?

  李毅中:截至2008年底,中國粗鋼産能達到6.6億噸,從今年的生産和消費分析,預計全年鋼産量可達5億噸左右,考慮到進出口可能基本持平,全年表觀消費量也在5億噸左右,即使考慮到産能合理的發揮比例,鋼鐵産能明顯過剩。2009年上半年,鋼鐵行業固定資産投資再次出現過熱的勢頭,據初步統計,今年1-7月鋼鐵行業累計投資1725億元,其中6月份投資437.5億元,是歷史最大規模,目前在建項目新增粗鋼産能5800萬噸,屆時粗鋼産能將超過7億噸。

  我國鋼鐵工業雖然呈現企穩回升態勢,但在當前擴大內需政策拉動下,掩蓋了部分品種産能嚴重過剩的矛盾。預計隨著市場需求增速減緩及需求結構升級,鋼鐵産能過剩的矛盾還將進一步顯現,有可能相當一批企業再次陷入困境。下一步將嚴禁各地借等量淘汰落後之名,逃避國家環保、土地和投資主管部門的監管、審批,自行建設鋼鐵産能項目。

  目前工信部正組織有關部門,研究起草“關於加快推進企業兼併重組的指導意見”,重組工作重點推進以合併、股權收購、資産收購、整體資産交換、債務重組等為主要內容的企業兼併重組,有效盤活企業存量資産,整合生産要素,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産運營效率。通過推進企業兼併重組,做大做強一批優勢企業,到2011年,使産業集中度明顯提高,産業組織結構顯著改善,形成一批擁有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大企業集團。下一步將結合各有關方面提出的政策措施和修改意見,及時進行補充完善,爭取儘早出臺。

  具體到針對鋼鐵行業企業的聯合重組,我們正在編制鋼鐵企業聯合重組指導意見,最終形成促進鋼鐵企業兼併重組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提出具有前瞻性、現實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框架,為如期實現《鋼鐵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目標、促進鋼鐵産業結構調整和振興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按照《鋼鐵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工作要求,鋼鐵企業聯合重組指導意見於2009年底完成,目前我部正積極開展工作,爭取儘快完成。

  中新社: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國出臺了多個工業行業的調整振興規劃,這些規劃目前落實情況如何?工信部還將採取哪些措施進一步落實規劃,剩餘各項細則預計何時出臺?

  李毅中:制定和實施重點産業調整振興規劃是黨中央、國務院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確保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所有計劃的重要內容。在各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目前規劃落實工作取得積極進展。規劃涉及165項實施細則,已經出臺了66項,其中由我部制定的有31項。這些出臺的實施細則正在發揮著積極作用。31個省區市編制了地方的調整振興規劃或實施意見。制定了家電、農機、汽車摩托車下鄉以及汽車家電以舊換新的實施辦法。國家先後七次調整提高出口退稅率,預計全年為工業新增退稅額達1530億元。著力推進結構調整、淘汰落後和節能減排,制定完善産業政策,正在研究制定九個工業行業企業兼併重組方案,啟動了汽車、鋼鐵行業重組工作,正在著力推進淘汰落後産能工作,並對各地落後鋼鐵産能進行摸底,要求各地制定淘汰計劃。增加重要工業産品儲備,有效緩解了企業銷售困難和資金緊張的壓力。開展了電解鋁企業直購電試點工作,取得了較好效果。

  隨著産業振興規劃頒布實施和相關政策措施逐步到位,各項政策措施效果逐步顯現,工業經濟運作企穩回升並向積極方向發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今年前兩個月為3.8%,3、4、5、6、7月份分別達到8.3%、7.3%、8.9%、10.7%和10.8%。但是,當前國際經濟下滑趨勢還沒有根本性改變,不確定性因素還很多,工業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不平衡、不協調,一些政策措施落實的難度還很大。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切實抓好規劃的落實。 

  工業和資訊化部下一步工作:一是抓緊研究制定相關實施細則。尚未出臺的99項實施細則,我部牽頭和參與的分別為27項和55項。加強與相關部門溝通協作,力爭年底剩餘各項實施細則全部出臺。

  二是推動政策的落實、完善。加強與相關部門溝通協作,推動重點産業財稅、價格、金融、外貿等政策落實。對已經出臺的政策,要在實施中不斷完善。對尚未出臺的政策,要協同有關部門加大工作力度儘快完成。加大儲備性政策研究,增強工作的前瞻性。

  三是加強企業技術改造。抓緊項目審核和資金下達工作,儘快下達電子第二批地方項目計劃、地方和中央企業技改項目資金計劃,抓緊落實支援中小企業技術改造的專項資金,做好下一輪技術改造項目前期準備工作。

  四是推進企業兼併重組和淘汰落後。研究制定推進企業兼併重組的指導意見,以及重點行業兼併重組方案或指導意見。綜合利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推動淘汰落後産能。研究制定重點行業節能減排的思路和措施。

  五是加強對地方落實規劃的指導協調。促進地方規劃與國家規劃的銜接,防止新一輪重復建設,嚴格控制過剩産能擴張和“兩高一資”行業無序發展。對地方創造性落實規劃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及時發掘、總結,加以推廣。

  六是做好規劃實施效果評估、及時解決發現的問題。在抓好已出臺各項政策落實的同時,加強對規劃實施效果的跟蹤評估,並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不斷補充完善。加大産業振興規劃實施的宣傳力度。

  中新社:中小企業在金融危機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不少企業陷入困境。融資難、擔保難成為中小企業發展中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工信部在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方面將採取何種措施?

  李毅中:中小企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下,中小企業受影響最重,融資難貸款難,各種負擔重,一些政策落實不到位,自身經營管理水準不高,生存壓力前所未有。應該説,沒有中小企業的復蘇就不可能有經濟的真正復蘇。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小企業工作,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方針政策也十分明確。最近,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研究了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決定成立中小企業發展工作協調小組,並從中央技術改造專項資金中切出30億元,專門支援中小企業特別是小企業的技術改造。工業和資訊化部將按照中央的要求,及時研究提出政策措施,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為中小企業排憂解難,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同時把解決當前困難和謀求長遠發展結合起來,支援中小企業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向“專、精、特、新”以及産業集聚方向發展。

  一是積極創造有利於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認真貫徹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展的若干意見。推動落實支援中小企業發展的財稅、金融政策。今年中央財政中小企業發展資金從39億元增加到96億元。通過發揮協調小組的工作機制,加強部門協調,促進資金有效整合使用。加快國家中小企業基金的設立。 
 
  二是推動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擔保難。會同銀監、財稅等部門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以262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補助項目為重點,大力推動區域性和省級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機構設立。推動金融部門完善對小企業信貸考核機制,擴大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規模。推動建立多層次融資體系,配合證監會加快推進創業板市場,推進河南、湖北等中小企業集合發債試點,探索研究電子商務網路為中小企業提供聯保貸款模式。

  三是大力推動中小企業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結合重點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加大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力度,重點推動輕工、紡織和電子資訊領域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和結構調整。總結地方經驗,研究制定增強承接産業轉移能力的政策措施,發佈産業轉移資訊。抓好100個産業集群示範,加強分類指導,促進節能減排和土地集約使用。

  四是推動健全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以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管理諮詢和市場開拓服務平臺建設為重點,繼續推動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抓好88個中小企業創業基地項目。推進中小企業資訊化工程,加大中小企業培訓力度,實施銀河培訓工程,三年完成百萬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者培訓。加強中小企業領域國際交流與合作,辦好第六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

  中新社:今年年初國家發放了三張3G牌照,上半年通信投資快速增長,新業務不斷推出。請介紹一下TD—SCDMA發展情況和發展的前景。

  李毅中:年初3G牌照發放後,3G網路建設全面展開。上半年完成投資798億元,約佔全年計劃的55%,有力地拉動了通信設備製造業發展。制定和落實15項扶持TD發展的政策措施,TD發展呈現良好態勢,已在38個城市成功商用;新建基站4.4萬個,網路運作平穩,系統穩定性和可靠性接近2G水準。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已完成14.6萬個3G基站建設。3G業務開發和市場推廣有序開展,家庭網關、無線城市等新業務新應用推向市場。産業化能力提升、後續技術演進進展順利。

  關於TD的發展前景。我們相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各相關單位的大力支援和配合下,隨著TD産業化水準進一步提升,TD發展前景將十分廣闊,並將在未來的國際通信産業中佔據重要地位。主要基於以下幾點:一是企業高度重視,發展目標明確。中國移動提出了TD發展三年規劃,到2011年TD網路建設投資超過1200億元,網路將覆蓋全國各地市,力爭發展TD用戶5000萬或更多。二是後續演進技術TD-LTE已經明確並得到國際上的廣泛支援,TD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國際知名廠商積極參與TD産品研發。三是在財政資金、項目支援、網路建設、業務應用及産業發展扶持等方面,政府相關部門已制定相關支援政策,並將繼續研究其他支援TD發展的政策措施。四是TD業務的市場應用範圍不斷拓展。TD網路除滿足用戶通信需求外,還將在無線城市、行業資訊化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中新社:中國工業和通信業六十年來取得了哪些成就?作為工業主管部門負責人,您對新中國工業發展歷程有何體會?

  李毅中:新中國成立60年來,中國工業、通信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整個工業的面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用60年的時間走過了發達國家200-300年的歷程。

  一是現代工業體系全面形成,中國實現了從農業大國向工業大國的偉大轉變。新中國成立60年來,中國工業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成了全面的、具有相當規模和水準的現代工業體系和現代資訊産業。包括由完整的原材料能源工業、裝備工業、消費品工業、國防科技工業、電子資訊産業組成的門類齊全的産業體系和豐富的配套鍊條。按可比價計算,1978年工業增加值僅有1607億元。2008年,工業增加值達到12.9萬億元,增長了79倍。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進一步加強,2008年工業所佔比重達43%,推動著我國經濟在世界的位次不斷前移。

  二是一大批工業品的産量居世界前列。目前,工業産品産量居世界首位的已有210種。其中,鋼産量1949年我國只有15.8萬噸,不到世界鋼産量的千分之一。2008年粗鋼産量突破5億噸,佔全球産量的近40%。原油産量1949年我國只有l2萬噸,2008年我國原油産量達到1.9億噸,是1949年的1500多倍。汽車産量1959年我國只有1.6萬輛。2008年我國汽車産量達到934萬輛(轎車503.7萬輛)。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工業製造大國。

  三是尖端領域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和跨越。從舉世矚目的“兩彈一星”,到遨遊太空的“神州七號”,中國工業在載人航太、大運載火箭、月球探測、衛星導航及高性能電腦等一些尖端領域完成歷史性飛躍。 

  四是技術進步顯著,自主創新能力增強。近60年來,我國工業技術進步迅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形成了比較健全的産、學、研體系。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中,國産機組已達80%以上;年産千萬噸級大型煉油廠設備,國産化率達90%;國産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國産750千伏交流輸變電成套設備已投入運作;日産4000噸大型新型幹法水泥生産線、60萬噸乙烯、30萬噸級合成氨、百萬噸級鉀肥等一大批大型成套技術裝備實現自主化;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TD-SCDMA成為國際三大主流標準之一。

  五是工業發展方式發生深刻變化,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工業産業結構調整優化,輕重工業比例趨於合理,重化工業的戰略地位進一步加強,高新技術産業飛速發展,規模躍居世界第三,出口額躋身全球前兩位。以資訊産業、航空航太、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為代表的高技術産業已成我國工業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六是通信網路和用戶規模全球第一。建國初期,我國通信基礎設施落後,電話普及率低。自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我國通信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1978-2008年,全國電話普及率從0.38%提高到74%,行動電話普及率從1990年的不到1%提高到2008年末的49%。目前我國電話普及率已達到全球平均水準,到2009年6月底,網際網路上網人數達到3.38億,普及率達到25.6%,超過全球平均水準。

  對中國工業發展歷程主要體會:一是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是我國工業在較短時間內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所在。二是改革開放是我國工業實現由小到大、由大變強的必由之路。三是推進兩化融合,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我國工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四是全行業幹部職工堅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是我國工業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

 

編輯:楊笑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