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8日,由衛生部、科技部、中國科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09國際健康生活方式博覽會”在上海國際展覽中心舉行。以“我們的健康,我們的未來”為主題,本屆健康生活方式博覽會嘗試全方位、多角度地向人們宣傳並推廣健康生活的理念與方式,倡導從我做起,摒棄不良生活習慣,學習健康知識,掌握健康技能,提高健康素質,重視健康投資。
從祈神拜佛求平安,到赤腳醫生濟天下,再到今天科學管理把握健康,新中國成立六十年來,我國的醫療衛生事業,無論是覆蓋率、技術水準、設備設施,還是醫療人員的素質能力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們的醫療衛生理念也在與時俱進,從有病治病甚至不治的落後與無奈,到主動體檢、未病先防,把健康作為財富進行科學管理,中國人走過了一條充滿艱辛的輝煌之路。
五六十年代,那些缺醫少藥的記憶
新中國成立伊始,祖國的各項事業都處在恢復階段,當時的醫療事業也同樣如此。缺醫少藥,醫生的數量和人口總量不成比例,看病難成了普遍現象。物質條件的匱乏讓人們的健康意識也相當淡薄,除非病情嚴重,否則很少看病就醫。當然,即使就醫,很多時候也沒有治療的條件,看不上病是常有的事情。
“我大哥就是被狗咬之後死於狂犬病的,那年我10歲。”回憶起童年的悲傷,京郊農村的張雲生大爺依舊不能自已。“根本沒有辦法治,大哥只能被關在屋裏活活等死。”在他的記憶中,那時並非百姓不願意去醫院,而是懼于花費太多和治療無方。
1964年起就在北京市醫藥公司工作的羅春領告訴記者,在當時,醫藥公司負責全北京市所有醫院和少數的零售藥店的藥品批發。“藥品不多,都是按計劃分配。比如説有一萬盒藥,都必須按照百分比嚴格分到醫院和鄉下。”
當時的醫院並不像現在,想要多少藥就批發多少。在那個各種物資都緊缺的年代,藥的品種和數量是不能有絲毫馬虎的。“我們公司那會兒有個員工,因為偷著把藥賣給自己認識的村,還受到了處分。”羅春領説。
文革後期,赤腳醫生成為“主力軍”
説起改革開放前的醫療事業,不能不説赤腳醫生,可以説他們是當時國家醫療體系的主力軍。那時候看病,城鎮職工子女可以報銷,但農村卻不行。本來醫院就少,設備落後,還沒藥,農村的醫療衛生條件與狀況非常艱難。“赤腳醫生”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在歷史舞臺上。
所謂“赤腳醫生”是文革中期開始後出現的名詞,指一般未經正式醫療訓練、仍持農業戶口、一些情況下“半農半醫”的農村醫療人員。當時的赤腳醫生主要有三種:一是醫學世家的傳人,二是高中畢業且略懂醫術病理的人,三是一些是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他們常年紮根農村,一身粗布衣裳、兩腳泥巴,用最真最純最熱的為人民服務之心和樸素實用的治療模式,滿足了當時農村大多數群眾的初級醫護需要。解決了中國農村地區缺醫少藥的燃眉之急,為共和國衛生事業也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記得在抗瘧疾病的時候,當時要求是全民服藥。我們的宣傳工作做到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瘧疾蚊子傳,吃藥不要錢,連服八天藥,瘧疾永不犯’這是當時的順口溜。”一位當年的赤腳醫生回憶道。那時我國農村衛生條件極其惡劣,各種傳染病、地方病肆意流行,危害著廣大農村人民的身體健康。在嚴重缺醫少藥的情況下,他們經過短期的培訓後,就投入到農村的衛生戰線,在農村衛生宣傳、防疫、治病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他們走村串戶,堅持以預防為主的方針,常年奮力戰鬥在農村醫療、衛生、防疫、保健三級醫療體制網的最底層,做著各種傳染病的預防和根治工作,監控各種傳染病和地方病的流行,使不少傳染病得到控制甚至絕跡,流腦、日本腦炎、麻疹等傳染病得到很好的控制,特別是幾十年來,脊髓灰質炎已經絕跡。
進入上世紀80年代,赤腳醫生們繼續從事著計劃免疫、衛生室達標、重大疾病上報、死亡人員統計等各項工作。1985年初,醫資格考核開始施行,“赤腳醫生”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改革開放,讓醫療硬體“硬”起來
“你有沒有發現,身邊越來越少見佝僂駝背的老人,小兒麻痹症等病,現在也很少提及。”海軍總醫院理療科的向東東醫生在接受採訪時反問記者,“原因就在於近三十年來,中國人鈣營養水準的逐步提高與疫苗接種技術的發展。這是我國醫療衛生發展的巨大成就之一。”
進入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大潮涌動,國家的各方面實力都開始迅猛發展,硬體設施和醫療條件的改善日益顯現出來。原有的合作醫療體系被打破,新的醫院開始建立,新的藥廠開始開工,缺醫少藥的狀況得到了大幅度的緩解。在醫院中,病房、病床多了,各种先進的醫療設施和器械以及高級的檢查設備也慢慢地得到補充。拍片子、照CT、核磁共振等新技術開始進入居民的生活。
“藥品從80年代初就已經不用按計劃分配發了。”安徽蚌埠第一人民醫院的王鵠芃醫生回憶説,因為制藥廠的大批建立,藥物供應已然充足,可以説是要多少藥有多少藥了。同時醫療器械和裝置的生産也更加充足和先進。“之前由於很多醫療器械的供應和維護不足,醫生們都用得是小心翼翼,惟恐出現故障而導致整個科室癱瘓。”他説。
隨著醫療條件硬體上的改進,各種社會保障制度也讓人們能夠看得起病,做得起檢查和手術。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推廣,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建立,各類民營醫院的發展,都為人們創造了良好的醫療條件提供了良好的就醫環境。醫療保險和各種福利政策更為我們增加了經濟保障。大型綜合醫院之外,專科治療的醫院也是層出不窮,骨科、糖尿病、婦科等各類醫院讓百姓有了更加廣闊、專業的選擇空間。
新千年,中國人擁有自己的“私人醫生”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基本建立了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框架和藥品生産流通體系,有效控制了危害廣大人民群眾健康的重大傳染病,居民健康水準不斷提高。每人平均期望壽命由新中國成立前的35歲增加到目前的73歲,孕産婦死亡率由新中國成立前的1500/10萬降低到2008年的34.2/10萬,嬰兒死亡率由新中國成立前的200%。降低到2008年的14.9%。。雖然我國仍然屬於中低收入國家,但主要健康指標已處於發展中國家的前列,先進的醫療理念與衛生觀念也正在形成。
隨著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精神文明的進步,現在的人們對於健康的觀念非比從前——用自己的年齡段劃分,從各種渠道了解到自己容易患的疾病,然後從生活方式,飲食結構上積極作出調整,使自己不生病的生活方式已經逐漸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從幾十年前的有病治病甚至不治,到現在的主動防病,更注意保護身體,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預防為主、科學進行健康管理逐漸成為人們普遍認可的新概念。
“健康將是中國近期經濟起飛的主要動力之一。”北京協和醫學院流行病學教授黃建始説。作為非典時期應國家科技部和衛生部邀請回國參與SARS防控工作的著名醫學專家,黃建始一直致力於推廣健康管理的理念與實踐。“我國的國力之所以已經能夠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除了改革開放,穩定發展的大環境之外,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是我國巨大的、健康的、年輕的人力資源。”他説,“健康的人力是國家和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的要素和最可寶貴的資源。”
2004年,著名醫學家韓啟德院士將健康管理定義為“對個人及人群的各種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全面監測、分析、評估、預測以及進行預防的全過程”。健康管理的宗旨,在於調動個體和群體及整個社會的積極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資源來達到最大的健康效果,而具體做法就是為個體和群體提供有針對性的科學健康資訊,並創造條件採取行動來改善健康。這意味著以後的醫療衛生將更加注重個性化特徵,按照個人具體的狀況與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適當服務,從而達到公共資源的有效利用。
2005年10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正式宣佈健康管理師為第4批11種國家新職業之一。中國人開始擁有自己的專業“私人醫生”。
“人們意識到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預防手段,要遠勝於病後醫學技術的治療補救。”黃建始説,“我們正在擺脫迷信技術而忽略科學的誤區,這是跨越性的進步。”
延伸閱讀
從治療創傷到癒合心靈
如今,不管是從服務,還是從條件上講,都可以説是醫療條件發展的高速階段。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高科技的儀器,寬敞明亮的病房,先進的藥物和服務之外,對病患的治療理念也從治好肉體創傷,擴展到癒合心理傷痛。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11歲的李月用一條腿演繹的芭蕾舞蹈感動了世界。來自北川的她,從小就夢想著成為一名舞蹈家。然而突如其來的地震將小李月壓在了廢墟之下,也毀掉了這個孩子一生的夢想。憑著頑強的毅力和勇氣,李月頑強地挺了過來。但是接下來的治療中,李月的狀態非常不好,心情很煩躁,不配合醫生的治療,甚至拒絕打針吃藥。
為李月進行治療的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共接收了包括李月在內的6個來自地震災區的孩子。醫護人員明白,像李月這樣身體受到傷害的孩子,心裏已經對未來生活充滿恐懼,甚至心裏會變的自卑和扭曲,當務之急是通過合理的疏導與寬慰,讓他們儘快忘掉地震留在腦海中的陰霾。針對李月參加開幕式演出後,參加相關活動比較多的情況,醫院都提前和組織部門、新聞機構達成一致,根據心理醫生建議,安排預案,減少這些活動給她的康復帶來不良影響,並能給孩子的心理治療帶來幫助。如今,李月以及來自災區的其他孩子,經過3至6個月的康復治療,都已痊癒出院,開始正常的生活。
大事記
新中國成立初期
我國的每人平均期望壽命只有35歲,在大多數人溫飽尚未解決的情況下,一方面通過解決溫飽和改善營養,另一方面通過衛生防疫、婦幼保健、控制傳染病和地方病等一系列公共衛生措施,可以非常有效地降低人口(特別是嬰兒)的死亡率,從而有效地提高每人平均壽命。
1950年8月
第一次全國衛生工作會議召開,確定“面向工農兵、預防為主、團結中西醫”的衛生工作方針,中國內地逐步建立起由公費醫療、勞保醫療、合作醫療組成的福利性醫療保障制度並實施到1978年,但衛生資源分配不平衡問題十分突出。
1985年4月
國務院批轉衛生部《關於衛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問題的報告》,這份文件清楚寫明,衛生工作改革的目的是,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品質和管理水準,有利於防病治病,便民利民。
1997年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發佈,將衛生事業定性為“政府實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會公益事業。
2003年
突發的非典型性肺炎疫情。此次疫情暴露出中國公共衛生體系的巨大危機。而抗擊非典鬥爭的最終勝利,證明在非典的衝擊下,中國經受住了考驗,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凝聚起來的民族精神和一系列經驗及教訓,成為中國社會未來發展的寶貴財富。
2004年
一份名為《國家衛生服務調查》的報告顯示:中國內地城市沒有任何醫療保險的人口占44.8%,農村為79.1%。民眾“看病貴、看病難”等現實矛盾日漸突出。
2006年6月30日
國務院第141次常務會議決定成立由國家發改委和衛生部牽頭,財政部、原人事部等部門參加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部際協調工作小組。小組的主要任務是研究提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和政策措施,這標誌著新一輪醫改研究制定工作正式啟動。
2006年10月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5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實現人人享有基本衛生保健服務的目標,要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強化政府責任,嚴格監督管理,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此後,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路徑開始清晰。
2009年3月1日
陜西省神木縣在全國率先嘗試“全民免費醫療”,只要有神木戶口,不管是農民還是城鎮居民,生病住院所有費用報銷90%左右。這一嘗試在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
2009年4月6日
這一天,註定將成為中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程中一個歷史性的日子,眾所矚目的新醫改方案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新醫改方案從無到有,數易其稿,只因其是推進我國醫藥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維護人民健康權益的一項重大舉措。它為了百姓不用貴藥治好病,讓百姓公平享有公共衛生的“陽光”。
2009年
甲型H1N1流感全球暴發,在“高度重視、積極應對、聯防聯控、依法科學處置”的防控原則下,截至8月21日15時,我國內地累計報告2976例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已治愈2651例,沒有因甲型H1N1流感所致的死亡病例。(何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