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祖國15週年之際,中央政府制定並公佈六大方面的政策措施,加強內地與香港合作,進一步支援香港經濟社會發展。28日,財政部、教育部和證監會分別在港舉辦活動,詳解有關政策措施。未來兩天,還有會多場類似活動。
香港分析人士認為,六大方面的政策以及正在香港陸續公佈的詳細措施,充分體現內地與香港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特點,對兩地經濟發展有相互促進作用;同時,這些措施在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方面著墨頗多,備受關注,彰顯中央對香港發展的支援和關心。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28日表示,中央此次推出的措施共三十多項,涵蓋經貿、金融、教育、科技、旅遊及粵港合作六大範疇,對香港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有重要作用。有關措施將會進一步鞏固內地與香港的合作關係,創造雙贏局面,讓香港能善用自己的優勢,對國家的發展作出貢獻。特區政府對此表示歡迎和感謝。
助推兩地經貿合作
中央代表團新聞發佈中心負責人王仲偉28日介紹,為推動內地與香港經貿合作,中央將擴大和深化對香港開放,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補充協議九;賦予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優惠的稅收政策,實行比經濟特區更加特殊的先行先試政策;抓緊編制《廣州南沙新區發展規劃》。
同時,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赴港投資,推動內地與香港企業聯合“走出去”;支援珠三角地區港口、機場、軌道交通之間的銜接與合作等。
香港貿發局副首席經濟師邱麗萍表示,新措施是一種“雙贏”的安排,一方面可促進香港經濟發展,同時進一步深化香港和內地經濟合作。她説,任何經貿措施,只要有利於香港更好地發揮商貿服務平臺作用,都具有積極正面的意義。
她認為,若要有效地將內地與國際市場連接起來,香港必須因應內地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與時俱進,掃除障礙,才能維持香港的競爭優勢。CEPA“補充協議九”及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等新措施,有望進一步掃除香港服務業進入內地的障礙,也有利於香港發揮平臺作用,協助海外企業或技術進入內地,幫助內地企業“走出去”。
邱麗萍説,此前香港服務業進入內地,主要是為企業或工業生産提供“生産性服務”。如今內地居民收入上升,城鎮化加速,內地消費者對餐飲、美容、旅遊等“消費性服務”需求快速上升,對服務品質的要求不斷提高,香港不少中小企業可以滿足這些需求。內地服務業進一步開放,有利於香港中小企業進入內地,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