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陳江會談”已經交出成績單,雙方簽署四項協議,其中的《兩岸空運協議》最為大家所期待。根據協議的內容,在直航客運包機方面大幅放寬,由現階段的每週末36班,增加到每天都有航班,每週共108班。大陸航點也增添了成都、重慶等16個都市,大陸的直航航點達到21個,涵蓋了大部份重要都市。此外在最受關注的航線問題上,雙方同意建立兩岸航管部門直接交接的直接航路,即“截彎取直”的航線。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指出,這項安排取得軍方的同意,對來往大陸北方都市的航班,可以節省非常多的時間和成本。在貨運包機部分,雙方安排各開放兩個航點,臺灣是桃園和高雄的小港機場,大陸是上海浦東和廣州,每月飛行60個往返班次。其他還有海運直航的協議,規定開放臺灣11個港口,大陸63處,也拍板簽訂。
臺灣現階段對大陸及香港的貿易出口,佔整個臺灣出口額的40%,進口額也在與日俱增之中。臺灣和大陸之間的貨運、客運往來之頻繁,有目共睹。有人稱它為臺灣的“生命線”,殊不為過。
現在終於落實了真正的直航,讓百萬台商、政治經濟界人士、全臺灣民眾都長長地松了口氣,因為這條臺灣“生命線”,自此可以正常化的暢通無阻了。蔡英文認為,直航會導致臺灣在經濟上過度依賴大陸,蔡主席可能有錦囊妙計,能讓臺灣經濟不倚賴大陸,還能維持下去振興起來。
誠如江丙坤董事長在圓山大飯店説的,在兩岸交流上的這一刻整整花了60年。60年後兩岸才能無所顧慮地直來直往,一路走來,其中的坎坷一言難盡。還來不及為此事慶祝,疲困的臺灣經濟已在哀哀嚎叫,直航完成之後加強了兩岸的互動溝通,它究竟能為臺灣帶來什麼立即可見的經濟利益?
這個問題頗為迫不及待,咄咄逼人,然而臺灣正陷入數十年不遇的重大經濟危機,一連3個月貿易連續出現入超,創7年來的新低,臺灣已進入衰退期。
兩岸簽訂四項協議只能發揮輔助及間接性的作用來刺激工商業。但是航空業、旅遊業的反應相當低調,相關的股票也沒見到大幅增長。反而有航空界人士擔憂,陡然開放這麼多班次的包機,新航點也一下子增加到21個,是否來得太猛,如果是循序漸進地開放,豈不更好?天下竟然有人見到大把商機還猶豫不前,那麼這些錢應當還是讓香港和澳門的航空公司去賺!讓數字説話,每年往返大陸的臺商和臺灣遊客有好幾百萬人次,每週108個班次,坐滿了也不過是兩萬多旅客,一年中每次航班都客滿,才100多萬人。難道臺灣人都是傻子,寧願飛港、澳繞道往返大陸嗎?為臺灣各航空公司量身定作的買賣,還嫌來得太突然了。當局能做的也只有這麼多,不能拿著調羹一口口喂吧!或許是因為數十年來兩岸問題敏感,臺灣人怕惹禍上身。政黨輪替兩次了,簽訂一則直航協議,還是會惹來民進黨人深綠分子罵祖宗。
直航包機暢通,應帶來21個大都市的大陸游客,振興臺灣的旅遊業。但臺灣的旅遊業還是不甚積極,攤開手怪別人,大概是因為他們還不太會招攬大陸游客。才閉幕的“臺灣旅遊展”盛況空前,有21萬人次參觀,賣出數以億計的特價旅遊行程,最受歡迎的旅遊點是港澳、日本和歐洲。臺灣旅遊業者的動能不減,何不前往有直航到達的大陸21個都市舉辦旅遊展,促銷“臺灣之旅”?在任何行業裏,開拓新市場都是一項學無止境、持續創新的挑戰。【馬淑靜(臺灣) 作者曾任臺灣美商美林證券公司總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