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泉水瓶滴灌法”誕生於貴州興義市則戎鄉冷洞村。4月14日,“泛珠 東盟 新南行記”聯合採訪團直奔冷洞村。
持續200多天的特大旱情,像煎烙餅一樣,煎熬著喀斯特山區的萬物生靈。
“完了,完了……”3月10日,冷洞村金銀花種植大戶張邦國的老父親張正銀,看著10畝因旱枯萎的金銀花老淚縱橫。
金銀花,是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寶啊!近年來,該村發展金銀花産業奔小康。去年,全村金銀花收入近百萬元,群眾笑臉比金銀花還要燦爛。如今,漫山遍野的金銀花面臨著滅絕的威脅。群眾找到村支書朱昌國,噙著淚請求“救救金銀花”。
望著群眾充滿期盼的表情,當天晚上朱昌國失眠了……群眾空手上山也要連蹬帶爬,挑水灌溉高山上的金銀花談何容易!
第二天一大早,朱昌國就爬起床,在房前屋後的旮旯角落尋找礦泉水瓶子。妻子李興素不解地問:“你找空瓶子來搞啷子?”
“找來救金銀花的命呀!”朱昌國答。“像給病人打點滴一樣,給金銀花‘打點滴’進行滴灌。”
朱昌國開始搗鼓起來。他找來錐子,先在礦泉水瓶蓋上戳眼,倒立在金銀花根部,給金銀花“輸液”。但是,礦泉水瓶很難倒著立起來。
再想辦法。朱昌國在礦泉水瓶底部戳眼,正著立在金銀花根部。但只有10分鐘光景,水就滴完了。扒開根部一看,濕水面積比碗口大,但滲入很淺,達不到滴灌效果。
毫不氣餒。朱昌國又琢磨開了——把底部眼戳小一點,再旋轉瓶蓋,通過調整空氣壓力,控制“輸液”流量。
革新成果讓朱昌國激動得幾乎跳起來——他發現,水在根部散開面積不大,而是深深滲入根部底下滋潤金銀花。這就是“滴水穿石”的道理。
礦泉水瓶滴灌法成功了!此法迅速傳開。一天、兩天、三天……奄奄一息的金銀花漸漸“精神”起來了。
實踐表明,“滴灌”救苗用水量與澆灌相比,可節水近八成。礦泉水瓶滴灌法既達到節約用水、科學抗旱保苗的目的,又大幅提高植株成活率和復活率。
全村人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一如金銀花般燦爛。
礦泉水瓶滴灌法成功護衛金銀花越過生死線,但全村2224畝金銀花至少需要10萬個空礦泉水瓶。到哪找這麼多的瓶子?朱昌國發愁了。
冷洞村的苦惱,引起媒體廣泛關注。3月11日,興義人民廣播電臺首先向社會各界發出為冷洞村捐礦泉水瓶的倡議,並協調有關單位設立礦泉水瓶集收點。一時間,冷洞村搶救金銀花的智慧和決心感動了社會各界。
整個興義市動起來了!相當多的單位和個人統籌兼顧,先送礦泉水保人飲,再騰出空礦泉水瓶來保苗。通過5天時間的努力,10萬個礦泉水瓶已收齊。
礦泉水瓶滴灌法大顯身手。到目前,全村已成功救活了1000多畝金銀花,其餘還沒完全枯死的金銀花也正在復蘇。如今,礦泉水瓶滴灌法已經在貴州省旱區逐漸推廣。
4月3日,溫家寶總理到興義市考察指導抗旱救災工作。當溫總理看到冷洞村漫山遍野的金銀花死而復生時,那緊鎖的眉頭逐漸舒展開來。溫總理高度稱讚:“這是群眾被大旱逼出來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