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我探月發現“玉兔”山 為何此前被隱藏?

時間:2010-09-30 12:07   來源:《科學時報》

  近來,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平勁松等人在研究嫦娥一號搭載的鐳射高度計所獲得的月球全球三維地形模式的過程中,在月球正面風暴洋西部新證認了一個直徑約300千米、高度約2千米的火山,研究人員暫時稱其為“玉兔”山。此外,研究人員還同時修正了“玉兔”山以北300千米左右的“桂樹”火山三維地形。

  此項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通報》2009年第54卷第20期上。平勁松向《科學時報》記者介紹,該發現對研究月球正面演化過程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據悉,該項目得到了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和創新研究計劃、上海市導航重點實驗室、北京航太指揮控制中心飛行力學實驗室專項研究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及國家“863”計劃的資助。

  風暴洋中的“玉兔”火山

  “桂樹”火山和“玉兔”火山位於月球正面的風暴洋西部。據悉,風暴洋是月球上最大的月海,位於月球正面的西側,南北直徑大於2500公里,面積約400萬平方公里。它的四週有小型的月海,如南面的雲海、北側的雨海等。風暴洋內還有許多引人注目的環形山,如哥白尼環形山、開普勒環形山等。

  平勁松介紹,歷史上多個無人月球探測器都在風暴洋進行軟著陸探測,包括月球9號、月球13號、觀測者1號和觀測者3號。阿波羅12號登月艙也在風暴洋著陸,宇航員皮特康拉德和艾倫賓出艙活動,並取回34.6千克的月岩和月壤。遙感探測和採樣分析表明,和其他月海一樣,風暴洋由遠古火山噴發形成的玄武岩構成,年齡約32億~40億年。

  研究人員在研究嫦娥一號搭載的鐳射高度計所獲得的月球全球三維地形模式的過程中發現,該地形模型給出的風暴洋的西部區域有南北兩塊高地,北面的高地中心位於(25N,310E),半徑約250公里、高度約3公里。大多數月球探測得到的照相影像上可以看到這個高地,撞擊坑Aristarchus, Herodotus以及月谷Schroteri均位於此區域。南邊黑實圓內的高地中心位於(14N,308E),它距盆地底部的高度約為2公里,半徑約為300公里,顯示出了一個完整的火山沉積地貌。

  在給出正式的名字前,研究人員分別暫稱北部的高地為“桂樹”山,南部的高地為“玉兔”山。平勁松介紹,這兩個名字分別取自中國古代月亮上關於廣寒宮桂花樹與玉兔的傳説。“以上地名沒有出現在現有月面地貌的正式名稱中,我們正在向中國和國際負責月面地名命名的權威機構申請上述命名。”平勁松説。

  據介紹,日本月亮女神搭載的鐳射高度計所獲取的月球全球三維地形圖中也可清晰地看到這兩個高地。

  “玉兔”山緣何被“隱藏”

  然而,在美國的克萊門汀探測器和嫦娥一號探測器的照相數據中,在該區域都沒有顯示出任何異常的地貌特徵,那裏只是一片灰黑色的平坦之地。

  “‘玉兔’山沒有被光學探測器探測到的原因並不複雜。”平勁松説。

  地形數據表明,“玉兔”山西面和東面的山坡的坡度分別為1%和2%。在早期的照相和嫦娥一號照相結果中可以看到,來自附近區域的高反照率輻射撞擊坑,Aristarchus和Kepler撞擊坑的強照明淹沒了整個“玉兔”山和部分的“桂樹”山區域。月面白天“燈下黑”的照明影響在20世紀70年代已被注意到,這種效應把輻射撞擊坑附近的低反照率的緩變地形區域隱藏在了強光之後。如此強的照明效應,使得歷史上極軌探測器和低軌道傾角探測器搭載的照相設備,在此之前得到的這裡的影像數據只顯示出了高出底部300多米的緩坡,未能清晰繪出“玉兔”區域完整的火山特徵。這種效應也受到來自於東南面稍遠一點的撞擊坑Copernicus的影響。由於這個原因,在歷史上即使是地球上的光學望遠鏡也未能鑒別出“玉兔”山。

  “玉兔”山和“桂樹”山位於風暴洋中由月海玄武岩組成的火成岩區域。由於月球沒有經歷過類似地球的板塊構造,其表面分佈的高正地形只有兩種成因:一是火山建造,呈點狀穹窿分佈;二是撞擊坑周邊形成的環形高地或環形山。

  顯然,這兩個山型地貌不可能是由撞擊形成的。

  早期的研究已表明,不同尺度的月面穹隆都是火山遺跡,而且通常月面火山的直徑在180公里以下。“玉兔”山和”桂樹”山的直徑大於250公里,這樣大規模的月面火山還是很少見的。另外,“玉兔”火山上還分佈著大大小小200多個幾到二十幾公里直徑的火成小丘,這些火成小丘有一個非正式的名字叫瑪流斯小丘群(Marius Hills)。在“玉兔”山的西南部,彎曲的熔岩流地貌出現在撞擊坑Reiner和山周圍的其他一些地方。在該區域地形與重力強的正負強相關,表明高密度幔物質和低密度殼物質在該地區交替存在,暗示曾經發生過地幔物質大量涌上涌出的地質過程,支援了火山遺跡的觀點。此外,“桂樹”山與“玉兔”山類似的地貌、重力以及光學特徵也預示它們相同的起源和演化歷史。

  據研究人員初步估計,它們的地質年代位於前雨海紀和後風暴洋紀之間。“玉兔”山區域較低的撞擊坑密度表明,它可能産生於前雨海的後期。該區域的地形地貌比目前人類對它的認識要複雜得多,日本月亮女神探測以及未來嫦娥月球探測計劃獲取的更高空間解析度的數據,將有益於對該區域的地質演化過程作進一步研究和解釋。

編輯:徐維彬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