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全國政協委員陳運泰院士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説,目前社會上流行的一種“地震不能預測”的説法在科學上並無定論。他還説,我們不能因為地震預測難度很大,就放棄這方面的努力。
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0年玉樹地震,使我國廣大公眾更為關注地震預測問題。一種流行的説法是,地震是不能預測的。對此,曾經長期擔任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的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名譽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運泰表示,這是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外一個極端。在上世紀70年代,經歷過幾次成功的地震預測預報,國內外不少地震學家、包括一些頂級的地震學家認為地震預測已經“過關”,像氣象預報那樣進行常規的地震預報已指日可待,十分樂觀。後來經歷一次又一次大的地震沒有預測出來,相當一部分地震學家又走到了另外一個極端,認為地震是永遠不能預測的,十分悲觀。
“地震是不是永遠不能預測,在科學上是一個沒有定論的問題,是不能靠‘少數服從多數’就可以解決的問題。”陳運泰説,國際上對於地震預測儘管存在不同看法,但普遍還是承認,地震長期預測還是有可行的辦法的,中期預測也有成功的例子,爭論的焦點是短(期)臨(震)預測。
陳運泰説,2009年4月6日,義大利拉奎拉市發生6.3級地震,這次地震造成了308人死亡。由於義大利科學家沒有預測出這次地震,便被告上法庭,至今官司未了。汶川地震和玉樹地震發生後,有人把地震短臨預測沒有過關簡單地説成是地震不能預測,把科學上現在還不能預測説成是地震永遠不能預測,甚至把地震預測與抗震設防人為地割裂開或對立起來,造成不要搞地震預測、只要把房子蓋得好一點就可達到防震減災的目的。實際上,造成地震災害的因素很多,地震的大小、震源的深度、震源破裂的特性、土層條件、地形地貌、地震發生的時間、當然還有建築物的品質,等等,都是影響地震災害的因素。地震災害並不與震級簡單地成正比。再富裕的國家如美國、日本,也不會把所有的房子蓋成能抗12度(烈度的最大值)。要因地制宜,要考慮到建築物的使用期限內可能會發生多大的地震,這就離不開地震的中長期預測。
針對這種説法,他舉了最近的一個例子:當地時間2010年9月5日,紐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市附近發生7.1級地震,主要是由於地震震源深度較深(33公里),使得人員傷亡大大減少。當時網上議論很多,説是這是因為西方先進國家房子抗震性能好,所以不搞地震預報,只要把房子蓋好就行了。這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結果今年2月22日當地又發生了6.3級地震,震級比前一次低得多,房子還是那些房子,但是因為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較上一次淺得多(5公里),房屋倒塌和人員傷亡比上次多得多。
“不能把抗震設防與地震預測割裂開或對立起來。提高震災防禦能力既要靠抗震設防,也離不開地震預測,當然更不等於簡單地把房子蓋好一點。”陳運泰説。
在全國政協會議上審讀我國“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時,陳運泰委員注意到,草案裏在談到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問題上,是這樣表述的:“提高地震監測分析與震災防禦能力。”他指出,按照我國的《防震減災法》,“預測”不應被“分析”所取代。
這位地球物理學家建議,把“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中的“提高地震監測分析與震災防禦能力”,改為“提高地震監測、預報、預警與震災防禦能力”。因為防災減災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地震預測預報。
陳運泰對記者説,地震預測的確是個科學難題,不能奢望在三年五年之內取得突破性進展,不能苛求科學家在短時期內實現地震預測的目標。他説:“有一點是現在就可以預測的:這就是如果不做地震預測研究,那就永遠預測不了地震;如果因為地震預測很難就放棄,在國家規劃裏也放棄,從長遠看,損失將會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