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調控的優勢
“‘兩隻手’當然要比‘一隻手’強”
——軍隊人大代表、軍事經濟學院政委 馬建國
在小組審議時,房價調控成為代表們熱議的一個話題。
“把市場競爭機制與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勢有機結合,是‘中國模式’成功的一條基本經驗。”對政治經濟學頗有研究的馬建國代表説。
他分析説,資本主義國家崇尚市場自由,過於依賴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不太重視甚至排斥政府調控這只“看得見的手”。而中國在經濟運作中既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又重視發揮宏觀調控,“兩隻手”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當然要比資本主義國家市場調控的“一隻手”強。
“至於市場作用多一些,還是政府作用多一些,必須相機抉擇。”馬建國代表説,中國經濟這些年來一直保持高速發展,沒有出現大的起落,原因就是政府調控與市場機制做到了有機統一。
不斷創新的優勢
“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只有一步步地實事求是”
——軍隊人大代表、貴州省軍區原政委 蔣崇安
在蔣崇安代表看來,關於“中國模式”的諸多優勢中,還有一條非常重要:我們勇於不斷創新,在實踐中逐步完善這個模式。“可以説,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只有一步步地實事求是。”
蔣崇安代表深有感觸地説,“十一五”時期,我們突出“國富”這個主題,國家綜合實力不斷提升,GDP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但過去那種粗放式高速發展是不可持續的,轉型勢在必行。
“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在謀劃未來發展時,提出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把實現社會公平和改善民生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上,承諾讓人們過上更幸福的生活,並明確了許多政策、措施。”蔣崇安代表説,這體現了我們善於根據發展階段的變化,制定出更加切合實際的“路徑圖”來。“實事求是、不斷創新、自我改革發展的特點,是‘中國模式’永葆生命力的一個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