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包容中國將加速美國衰落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羅伯特?卡根與美國企業研究所研究員丹?布盧門撒爾最近聯合撰文説,奧巴馬政府的世界觀還在形成,但對俄羅斯和中國的政策卻已經顯現。其對俄政策包括試圖容納莫斯科在全球享有種種應得權利的感覺。《華盛頓郵報》11月10日刊登了他倆的這篇文章,題為《不是保證的“戰略再保證”》,主要內容如下:
奧巴馬政府已經宣佈對中國採取類似的包容方式。這項稱作“戰略再保證”的政策旨在説服中國,美國無意遏制中國不斷增長的影響力。這項政策的細節尚未揭曉,但和對俄羅斯的“重新定位”一樣,必將使美國的盟友緊張。
美國政府官員似乎認為,大國競爭的時代已經過去。奧巴馬在今年7月發表的有關中國的講話中説,“絕不能”再把對權力的追逐“看作是一場零和遊戲”。令人遺憾的是,亞洲的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與僅僅十年前的樂觀預測不同,中國的行為完全符合人們對大國行為的預期。中國利用不斷增加的財富建設日益強大、更有能力的軍隊。隨著軍事力量的增加,中國的野心也越來越大。
令人驚訝的是,奧巴馬政府似乎樂於包容中國的這些野心。這讓從新德里到首爾的美國盟友們感到焦慮。
幾十年來,美國對中國的戰略有兩個互為補充的元素。首先是通過接觸把中國納入“國際大家庭”。第二是通過平衡確保中國不變得過於突出。克林頓政府推動中國加入世貿,並使雙方貿易關係正常化;但同時也加強美國和日本的軍事聯盟。布希政府與中國發展密切的經濟關係,改進與中國的戰略合作;但也與印度結成戰略夥伴關係,並加強與日本、新加坡和越南的關係。美國的戰略是讓和平對中國來説更為利益攸關,同時在該地區維持一種有利於民主盟友和美國利益的力量平衡。
“戰略再保證”似乎走的是另一條路線。高級官員們把這項政策比作19世紀末英國對日益崛起的美國的包容,其結果是把西半球拱手讓給美國的霸權。在這個概念的背後,徘徊的是一種主觀臆斷:美國的衰落不可避免。
但是,沒有什麼比遵從這條路線更能加速美國的衰落。英國對美國崛起的包容基於彼此接近的意識形態關係。英國領導人認識到美國是危險世界中的戰略盟友,而整個20世紀的歷史都證明的確如此。沒有人當真設想專制的中國和民主的美國之間會形成類似的偉大聯盟。對中國人來説———他們是真正的現實主義者———在東亞和美國競爭就是一場零和遊戲。
因此,“戰略再保證”很可能失敗。奧巴馬政府近期不可能退出亞洲這塊地區。事實上,奧巴馬本週的亞洲之行似乎是為顯示美國的耐久力。中國也不大可能終止或放慢在該地區發展軍事和經濟優勢的行動。因此,情況很快就會變得很明顯:兩邊都沒人放心。
令人遺憾的是,唯一的結果將是讓美國的盟友緊張。在布希政府所謂忽視亞洲多年後,對於一個宣佈“我們又回來了”的政府,這不是一個吉祥的開始。(編輯:陶志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