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國際金融體系的演進歷程

時間:2009-09-25 15:20   來源:新華網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三次金融峰會24日至25日在美國匹茲堡舉行,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改革、構築國際金融新秩序是峰會重要議題之一。國際金融體系自形成以來,先後經歷了金本位制度、佈雷頓森林體系和現行的浮動匯率制度。

    金本位制度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世界經濟實行金本位制度,即大多數國家的貨幣可直接兌換黃金。將各國貨幣和黃金掛鉤,就形成了各國貨幣之間匯率固定的國際金融體系。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匯率,消除了由匯率波動引起的波動性,有利於促進世界貿易的發展。但堅持金本位制度也意味著一個國家不能控制它的貨幣政策。

    佈雷頓森林體系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世界貿易造成了極大破壞。各國不再將貨幣兌換成黃金,金本位制度由此崩潰。1944年7月,參加籌建聯合國的44個國家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佈雷頓森林舉行了“聯合國國際貨幣金融會議”,由此建立起以美元為中心的佈雷頓森林體系。這一體系中美元和黃金直接掛鉤,其他國家貨幣則與美元掛鉤,實行可調整的固定匯率制。根據《佈雷頓森林協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宣佈成立。

    然而,佈雷頓森林體系同樣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其致命缺陷在於美元作為儲備貨幣自身所存在的矛盾性。一方面,該體系規定美元按固定價格兌換黃金,這必須要求各國對美元持有信心;另一方面,美元作為儲備貨幣必須依靠美國的長期貿易逆差來實現,而這必將影響各國對美元的信心,引起美元危機。20世紀60年代,隨著國際經濟和金融局勢的變化和發展,美國國內黃金儲備大量流失,美元多次經歷貶值危機,佈雷頓森林體系越來越不適應形勢的需要。1971年,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

    浮動匯率制度

    佈雷頓森林體系之後,世界進入浮動匯率時代。匯率隨市場狀況變化而波動,但是又不完全取決於市場狀況。在這一體系下,美國憑藉著雄厚的經濟實力,美元的核心地位得以保留。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這兩個佈雷頓森林體系的産物仍在運作。

    浮動匯率制度比佈雷頓森林體系有更強的適應性,但由於保留了美元的霸主地位,國際經濟活動存在著極大不平等和不公正性,這集中體現在持有美元債券的國家為美國背負了巨大的風險和損失。

    在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性金融危機後,國際金融體系監管缺位、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地位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經濟體在國際金融體系治理結構中缺乏發言權等問題一一凸顯,現行金融體系改革迫在眉睫。

    去年11月和今年4月,由主要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先後在美國華盛頓和英國倫敦舉行峰會,在改革金融體系方面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

編輯:肖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