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辛亥革命始末,“臺灣去國”無疑是國人毅然革命的一大動因。當其時日,旨在“復興中華、統一中國”的辛亥革命寄寓著兩岸炎黃子女共同的企盼,使孤懸海外的臺灣堅守著與祖國大陸一致的政治嚮往,令備受日本殖民壓迫的臺灣同胞延續著與大陸人民的骨肉親情。
在辛亥革命領導者的心目中,臺灣始終是中國不可分割之國土。偉大的革命者孫中山先生在興中會創建之時即明確提出“恢復臺灣,鞏固中華”,隨即派楊心如等赴臺宣傳革命,播撒愛國鬥爭的種子。隨後,中山先生更是將惠州起義的指揮所設在了臺北。在臺期間,中山先生秉承“復興中華、統一中國”之信念為臺灣人民謀求回歸之路的舉動,在臺灣人民心中留下了烙印。1905年同盟會成立,這為去國10年的臺胞們帶來了新的希望:只有推翻滿清的革命成功,祖國才能富強,臺灣才可以歸國。在同盟會的大力指導下,島內仁人志士衝破日本殖民當局的禁令進行秘密籌備,于1910年7月成立同盟會臺灣分會,領導臺灣“抗日複國”鬥爭進入新階段。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發令兩岸民眾情牽一處,無人不為革命之成功而歡呼,無人不為祖國之未來而企盼。欣聞祖國大陸發生辛亥革命,廣大臺灣同胞歡喜鼓舞、奔相走告,一時之間,“唐山發生了革命,遊桶(指宣統皇帝)已經退位,逸仙當了總統”,三句話傳遍臺灣;以澎湖漁民張吉輔為代表的臺籍同胞駕危舟,突破日軍遊弋的耳目,渡海投效大陸革命。另一方面,島內革命志士在大陸“驅除韃虜”的革命精神鼓舞下,走出了最初鬥爭不利的陰影,掀起了新一輪的抗日民族武裝起義高潮。著名的“羅福星革命”、“北埔事件”、“林屺埔事件”均發生於這一時期。
辛亥革命時期兩岸民眾形成的血肉關係此後持續發展著,20世紀20年代留駐大陸的臺灣籍知識分子組建了多個旨在“抗日複國”的團體,以大陸為基地,繼續著抗日複國的鬥爭。抗戰爆發後,臺灣人民竭其所能為全民族的抗戰而奮鬥,直至1945年抗戰勝利,去國達半個世紀之久的臺灣終於回到祖國的懷抱。後因國民黨政權的退居臺灣,臺海兩岸再次形成分離狀態,兩岸統一大業延宕至今。
百年風雲激蕩,歷史又轉入了新的世紀,當我們重新回顧辛亥革命時,就會發現這橫亙海峽的骨肉親情是如此的溫情而持久。日寇統治何其黑暗,是大陸志士的引導,給尚在迷惘中的臺灣民眾以光明;滿清鎮壓何其兇狠,是臺灣同胞的支援,助捉襟見肘的革命黨人渡過難關。面對革命,兩岸民眾在相同的民族利益與民族情感下,有過不分彼此互相支援,命運與共的鬥爭經歷;有過不為政治格局差異所阻,彼此依託、互為掩護的歷史傳統……辛亥百年的歷史告訴我們,臺灣與大陸同根同源,骨肉親情不可阻斷。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悠悠辛亥,已歷百年,巍巍中華,必將一統!(劉紹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