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百年有感:喚起兩岸共同的集體歷史記憶

時間:2011-10-08 11:03   來源:台灣網

  辛亥百年,是中國近代史集體歷史記憶的最好回顧,對兩岸關係來講,有太多的思想交集、史實啟導和時代意義。孫中山曾用“百年銳于千載”一語道破同盟會成立以前的百年世界潮流。今天看來,這句話恰也是辛亥以來百年的最好概括。

  歷史走到今天,兩岸的興盛和發展,可以説肇始於百年前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完成了孫中山的“起共和而終帝制”的奮鬥理想,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邁出了振興中華的第一步。孫中山和辛亥革命的這段集體歷史記憶兩岸都不能忘記。正因為如此,北京人民英雄紀念碑上一直鐫刻著武昌起義的浮雕,天安門廣場在每年都豎立孫中山的巨幅畫像。臺灣則將孫中山尊為“國父”,並以“孫學”研之。而南京中山陵、香山碧雲寺和翠亨村每年都有兩岸往來的政要和百姓去拜謁,“中山艦”亦打撈建館參展。兩岸都尊孫中山為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驅,可以説沒有哪一個國家像我們兩岸四地這樣以他的名字命名這麼多城市的街道、學校、公園、醫院、會堂。這説明所有中國人都銘記著這位共和的締造者。

  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的見證。鴉片戰爭以後,世界列強侵入,使中國深陷積貧積弱的苦難,在炮艦下簽訂的《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醜條約》等,使中國每年白銀外流三千萬兩,亦將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臺灣割讓給日本。這就使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在壓迫和反抗中,尋找救國之道。孫中山三次到臺灣,曾派人組建興中會、同盟會分會,在臺灣策劃惠州起義,宣傳革命思想。羅福星、林祖密、蔣渭水等都響應武昌起義,捐助孫中山,進行護法抗日鬥爭。回溯百年,兩岸在發揚光榮的革命傳統及在共同的抗爭中是連在一起的。臺灣同胞在日劇時代留下的可歌可泣抗爭業績,亦是載入中國史冊的。在兩岸的歷史裏,這本來就是共同的集體記憶,是任何人無法抹去的。兩岸都應銘記這段歷史。

  辛亥革命不是一人、一役完成的。在紀念辛亥百年的時候,眾多“以生命喚醒國民”的烈士壯士群體,是值得兩岸人民共同紀念和緬懷的。

  辛亥革命還離不開海外華僑的鼎力支援。辛亥革命的火炬,喚醒了華僑的民族意識,使他們看到了掃除多難貧弱而使國家復興的希望。家國沉浮,僑心赤誠。在重要的革命關頭,華僑以深入骨髓的愛國之情不僅出力捐錢,而且成為武裝起義一往無前的骨幹,黃花崗殉難的烈士中,華僑就有31位。孫中山本人亦在舊金山參加致公黨,在南洋和美洲都得到華僑的傾囊幫助。今天紀念辛亥百年,“華僑為革命之母”,應是國人的集體歷史記憶。也如孫中山所説:“故革命史上,無不有‘華僑’二字,以常留于國人之腦海”。

  孫中山是一個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他稱自己“愛國若命”,“生平以愛國為前提”。紀念辛亥百年,我們不能不回憶孫中山民主政治和大同之治的救國理想,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堅定地主張統一中國和建設中國的思想。“統一是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他自己講:“吾人以統一中國為職志”。他在臨終前“團結,奮鬥,救中國”的呼籲,直到今天也在激勵兩岸人民。只有中國的完全統一,兩岸的中華民族才能實現偉大的復興。紀念辛亥百年,兩岸應聚焦在中山先生對國家統一的追求和主張上,更加堅定地推動兩岸關係的發展,為復歸統一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也不能忘記,孫中山當年考察總結其他國家的經驗後,也制定了宏偉的建設國家的方略,提出和規劃了包括鐵路、東方大港及水利建壩等有遠見的經濟建設藍圖。百年之後,他的設想方案在中國大地正逐步實現。在邁向現代化的道路上,兩岸若能攜手和平發展,定能使我們的國家繁榮富強,實現孫中山“振興中華”的理想。百年前孫中山在美國演講:“一旦我們革新中國的偉大目標得以完成,不但在我們的美麗的國家將出現新世紀的曙光,整個人類也將得以共用更為光明的前景。普遍和平必將隨著中國的新生接踵而至,一個從來也夢想不到的宏偉場所,將要向文明世界的社會經濟活動而敞開。”百年預言實現了,在辛亥百年的時候,兩岸應銘記孫中山熾熱的愛國主義思想。

  歷史是一面鏡子,是一個民族的根,是一本借鑒的教科書。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兩岸在建構國家民族認同的積累中,一定要找回本屬兩岸共同的集體歷史記憶。回溯受西方帝國主義欺淩的中國近代史,仔細地重溫辛亥革命奮鬥的幕幕鏡頭,對大陸和臺灣來説,都能在回顧和凝聚中找到那連帶的歷史臍帶,都能在繼承和發揚中分享這筆共同的思想遺産。(文/樂美真,作者為全國政協委員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