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崗建築群:凝固的歷史,待後人尋蹤

時間:2011-09-02 15: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香港中通社日前刊發特稿《辛亥百年看黃花崗建築群演變》,文章説,在辛亥革命一百週年之時,為紀念“打響革命第一槍”的“三二九”廣州起義犧牲烈士而建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迎接著絡繹不絕的祭拜參訪者。幾個主要的建築物,也隨著時代的變遷在演變,用包容和新意不斷“凝固”著歷史,同時也成為世人遊覽的名勝景點。 

  對比不少參訪者記憶中的昔日“亂葬崗”,黃花崗如今已成為錯落有致的“整齊崗”,豐富多樣的紀念性建築,既保留著中國的傳統特色,又包容著西方的古典風格。 

  陵園的正門呈現“倣凱旋門式”的三拱設計,孫中山題寫的“浩氣長存”四個金字醒目地刻于門上。走過陵園的筆直大道,兩旁儘是青翠的樹木,碑石林立於寬闊的墓道之間,傳統陵墓格式中的祭臺、墓壙、亭坊等亦樣樣齊全。 

  烈士陵墓位於黃花崗頂,方形墓基上有一座鐘頂的碑亭,亭中樹立寫有“七十二烈士之墓”的石碑,幾十年風雨未變。只是園區初建時栽下的細葉榕樹,已成為兩人才能合抱的粗厚巨樹。 

  碑亭後面是一座用花崗石砌的紀功坊,被稱為是“黃花崗陵園最具標誌性的建築”。紀功坊金字塔形的塔形頂端,矗立著一座高舉火炬的自由女神像。這別具特色的造型,多年來也伴著時代的步伐在逐漸演變。 

  據導覽員介紹,最初修建的女神像面部呈西方女性容貌,頭帶七束光芒冠冕,一手高舉鐘錘,一手持臨時約法。從1921年修繕,在兩側新增雄鷹造型,到“西安事變”後被令拆毀,改為“青天白日”的“黨徽”,再到1949年的國民黨兵敗,“黨徽”重新讓位自由女神像,鐘錘換成一桿槍。 

  史料顯示,文革十年浩劫中,女神像也曾被砸爛而用“火炬”暫代,也經歷過空白的“失蹤”。直至1981年,政府撥款復建女神像,參照巴黎和紐約的女神模型,糅合進中國女性的特點氣質,將設計稍加變化。一座左手持法律書、右手高擎火炬的自由女神像,以約3.4米的高度,再次巍然聳立在紀功坊上。 

  經過不斷修繕改進的紀功坊,首層還設有休息亭功能。其二層前後各72塊青石表面刻著80多個海外捐資建園的國民黨支部銘名,而背面記錄了86名烈士的名字和死因。石面質地光滑完好,碑文清晰可見。而墓區眾多墓群,亦保持著潔凈和光澤。 

  走入園區深處,一座磚紅色的巨型浮雕墻映入眼簾,這是陵園今年的新建築《黃花崗革命歷史浮雕墻》。長23米、高3米的浮雕墻以歷史長卷的形式展開,分為“風起雲湧”、“前赴後繼”、“碧血黃花”和“浩氣長存”四個篇章。採用花崗石雕刻的浮雕墻軸線,將“長卷”連成一本翻開的“書”,並以86位烈士名字貫穿墻面。 

  總設計者廣州雕塑院院長俞暢表示,雕塑片瓦很難涵蓋革命的全部,希望用藝術手法再現歷史亮點,給人以強烈的直觀感受。而浮雕底座的塊狀造型,象徵“基石”之意,而畫面中的紅色花桿和黃花圖案,用於表達歷史的滄桑感。浮雕墻自2007年起建,歷時四年完成,預計年內向公眾開放。 

  建築是“石頭寫成的史書”,凝固著歷史,待後人尋蹤。持續修繕、開發的黃花崗史跡建築群,正以新的時空觀念和審美追求,正視著百年曆史的軌跡。

編輯:郭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