輓聯

唁電

新聞報道

新聞資料

歷史回眸

資料圖片

新聞圖片


  新聞資料
 
 
懷念東北老家關心兩岸統一 少帥今年100歲(圖)

  時間:2001-10-15 20:00    來源:     
 
 
null

null

  5月28日,張學良70歲的兒子張閭琳一手操辦了父親百歲華誕的暖壽宴。在夏威夷一棟老年公寓的交誼廳裏,少帥張學良對七八十位近親世交説:“能活到100歲是福氣,我很開心。謝謝大家對我的關心。”

  海峽兩岸同慶少帥百歲華誕

  此前兩天,少帥曾高興地告訴老友:“我有新洋裝穿了!”果然,慶祝百壽那天,他穿的是身嶄新的藏青西服,頭戴瓜皮帽,頸配花環。夫人趙一荻身著紫紅套裙,像往常一樣插著氧氣管。三個多小時的壽宴,老壽星幾乎一言未發,他耳背,人家説什麼,全靠夫人俯耳轉述。席間,從祖國大陸趕來的楊虎城之女楊拯美送上賀禮,是一尺多高的老鷹銅雕。瀋陽市“張學良舊居陳列館”帶來了有東北特色的工藝品:一個盛滿大豆、高粱、穀子的木雕小笸籮和一個花生木雕,分別裝著岫岩玉刻製的夫妻二人的名章。少帥舊屬閻寶航之女宣讀了東北大學等祖國大陸各界的賀電。臺灣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和烏鉞等人,則專程從臺灣飛抵檀香山親向張學良祝壽。來賓們觀看了少帥各個時期的幻燈片,那模樣或氣宇軒昂,或風流倜儻,或儒雅謙和,或神清氣定……讓人深感世事難料。

  在美國深居簡出

  少帥1900年出生,青年時代一腔熱血,兵諫蔣介石抗日,引發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他也因此被老蔣軟禁達半個世紀。1993年,張學良從臺北移居夏威夷。平日裏他深居簡出,偶爾出門以輪椅代步。前兩年,他住進一所療養、飲食照顧都十分完善的老年公寓。99歲生日之後不久,他患肺炎,一度不能進食,只可從腹部以灌食方式注入營養劑。現在,他面色紅潤,精神尚佳。問及養生秘訣,他的回答就是:“過簡單的生活”、“什麼都不放在心上”。

  少帥實際生辰是6月3日,但因其父張作霖在皇姑屯被日軍炸死時也是在6月3日,因此他從不在這天言壽,而以6月1日或6月2日作為自己的生日。移居美國後,為配合教會禮拜作息,張學良均以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天作為生日。來自祖國大陸、臺灣和美國各地的同鄉、親友,包括張學良研究中心、張學良基金會等,于6月3日又為他辦了一次規模隆重的祝壽活動,孫中山的孫女孫惠芳也出席了。但少帥恪守幾十年的規矩,不參加這些活動。

  兩岸和平統一是他最大心願

  百歲壽辰前夕,張學良和臺灣記者交談,腦子清楚,説話明白,還會巧妙週旋,避開敏感話題。記者問:已到百歲人瑞,感覺如何?他回答説:“做個小老百姓,最舒服。我也感謝主,給我那麼長的生命。”他晚年信奉基督,自稱“一生戎馬生涯,什麼都幹過。能做一個基督徒,實在是上帝的恩典”。被幽禁長達半輩子,昔日的風雲人物也早已心靈疲憊,皈依基督亦是情理中事。

  9年前,他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表示非常希望兩岸能夠和平統一,這是他的最大心願,並願為此盡綿薄之力。眼下,國民黨在臺已成為“在野黨”。問他知道此事嗎?他答:“我現在連知道都不想知道,我現在就做個小老百姓。”記者問他對兩岸關係有何看法?他只説五個字:“我沒有意見。”記者又問他是否常想起拜把子兄弟老蔣,他一字不吐,只是點點頭,是非恩怨,盡在不言中。

  懷念東北老家,但“近鄉情怯”

  客居異鄉,他一直懷念闊別已達80載的東北老家。以前不能回家,是因為政治時機不合適,現在還是回不去。他説,“回去受不了。這不是由於政治原因,而是感情的因素”。他擔心有一天真能踏上故土,那激動的情緒恐怕不是百歲之軀所能承擔得了的。這也許就是所謂的“近鄉情怯”吧!

  
 
編輯:system    
 
 
  www.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