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辛亥革命五十年,當年志士半雕殘。
且喜建成新中國,巍然屹立天地間。
(二)
東亞風雲大陸沉K,浮槎東渡起雄心。
為求富國強兵策,強忍拋妻別子情。
K故友侯鴻鑒在日本留學時,曾經寫了一首詞,其中有“東亞風雲,大陸沉沉”之句,此處係借用。
(三)
世紀初零五年,東京盛會集群賢。
組成革命同盟會,領袖群倫孫逸仙。
(四)
飄搖清室遇狂風,革命潮流匯廣東。
七十二賢成烈士,至今憑吊有吳翁。
K辛亥廣州起義,四川同盟會員曾用我的名義組織了一所起義機關,名曰吳老翁公館。起義失敗後曾一度風傳我已犧牲做了烈士。其實起義之前我即到日本買軍火去了,等我趕到廣州參加起義時,起義已經失敗。
(五)
喪權賣國震人心,鐵路風潮鼎沸騰。
武漢義旗天下應,推翻專制共和興。
(六)
革命黨隨革命消,中山無力挽狂潮。
拱手讓權袁世凱,陰謀竊國禍心包。
(七)
辛亥革命未成功,領導還須靠勞工。
自從建立共產黨,人間才得見春風。
(八)
世界風雲今日高,亞非拉美卷狂鴟。
東方紅日普天照,殖民帝國正冰消。
紀念鄒容烈士
少年壯志掃胡塵,叱吒風雲革命軍K。
號角一聲驚睡夢,英雄四起挽沉淪。
剪刀除辮人稱快L,鐵檻捐軀世不平M。
風雨巴山遺恨遠,至今人念大將軍N。
K鄒容十八歲的時候(一九○三年),發表了著名的《革命軍》一書,對宣傳資產階級舊民主主義革命思想起了很大的作用。
L一九○二年鄒容留學日本時,曾因憤剪去清朝政府的留日陸軍學生監督姚文甫的發辮。章太炎獄中贈鄒容的詩中有“快剪刀除辮”之句。
M鄒容于一九○三年在上海下獄,一九○五年死于獄中。
N一九一二年初南京臨時政府即將解散之際,由四川同盟會員申請,經孫文大總統批準,鄒容被追封為大將軍。
紀念喻雲紀殉難五十周年
當時年少正翩翩,慷慨悲歌直入燕K。
幾尺鐵絲難再續L,一筐炸彈奮當先M。
成仁烈跡驚環宇N,起義歡聲壯故園O。
五十年來天下變,神州春色滿人間。
K一九○九年秋後,喻雲紀與黃復生謀刺清朝攝政王戴灃,潛赴北京,在琉璃廠開了一家守真照像館,作為進行暗殺的機關。
L一九一○年四月的一個晚上,喻雲紀、黃復生到攝政王府附近的一個橋下安放炸彈,因事前目測不準確,電線短了幾尺,致未成功。
M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陰歷三月二十九)廣州起義時,喻雲紀挂一筐炸彈,奮勇當先,所向披靡。
N喻雲紀被俘受審時,慷慨地說:“學說是殺不了的,革命尤其殺不了。”然後英勇犧牲。
O一九一一年十一月,我們在喻雲紀的家鄉內江發動起義,獲得勝利。
紀念龍鳴劍烈士
錦江餞別發高音,舉座沉吟感慨深K。
智借急流傳警報L,憤歸故里起民軍M。
出門擊劍誓除趙N,病榻遺言速滅清O。
畢竟英雄人敬仰,萬千父老哭忠魂P。
K一九○七年,川籍同盟會員王仰思、安彝鼎等前往雲南少數民族地區發動革命,行前曾在東京的錦江春飯店餞別,龍鳴劍于席間引吭高歌,舉座為之感動。
L當一九一一年夏四川保路鬥爭達到高潮的時候,龍鳴劍等于成都城南農事試驗場裁成木板數百片,寫上要求各地響應成都人民鬥爭的號召,涂上桐油,包上油紙,然後投入河中,讓其順著四通八達的河流飄至下遊各地。這種有效的通訊方法,被稱為“水電報”。
M一九一一年八月,龍鳴劍等于四川榮縣起義。這支起義軍後與其他起義軍合並,組成東路民軍,龍任參謀長。
N龍鳴劍率領起義軍離開榮縣城門的時候,曾拔劍起誓道:“不殺趙爾豐,決不再入此門。”
O龍鳴劍臨死前仍念念不忘革命工作,他對如何殺趙滅清,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
P龍鳴劍死于宜賓鄉下,群眾自動前往送葬的達一萬二三千人。
(原載于1961.10.10《人民日報》)
(來源:人民網)
編輯:齊曉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