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和平統一思想內涵之我見

時間:2011-09-26 12:45   來源:人民政協網

  如何真正實現和維護國家統一,始終是孫中山苦苦思考和探索的重要問題。孫中山中國和平統一的思想,屬於孫中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其文章、談話、文告、著作中,內涵豐富、來源深遠、現實性強,是他給後人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對這一思想進行深入研究,不僅有助於更全面地認識和理解孫中山的思想,對於促進當前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也具有一定現實意義。值此辛亥革命一百週年紀念之際,本刊特邀辛亥革命的“同齡人”賈亦斌老人撰寫了此文。在文中,賈老根據多年研究,從五個方面歸納了孫中山和平統一思想的主要內涵,並分別加以闡述。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前排左五)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的合影,前排左三為蔡元培

  統一是深入中華民族心靈的“歷史意識”

  1922年8月孫中山在《統一宣言》中指出:“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這一點已牢牢地印在我國的歷史意識中,正是這種意識使我們作為一個國家而被保存下來,儘管它過去遇到了許多破壞的力量。”這段話非常準確而扼要地概括了中國為什麼必須統一、而且能夠統一的歷史原因。從中國數千年曆史的發展進程來看,中華民族一直是朝著越來越統一的方向發展的。自秦漢強大統一的王朝形成以來,雖然也有過數次短暫的分裂時代,不管這些時代的狀況是群雄並起、各據一方,還是南北對立、隔江而治,但過去以後,中國一定會出現一個比以前更廣範圍的、更繁榮強盛的統一局面。這就使得中國的史學家乃至全體人民都形成了一種觀念,即統一是歷史發展之“正”,是歷史的常態;而分裂,則是歷史發展之“變”,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所以,只要中國存在著分裂的狀態,就必然會有人站出來謀求統一。這種對國家統一的信念和嚮往,促進了中國不斷向更大規模、更高層次的統一邁進的歷史過程,而這一過程又反過來鞏固和深化了中華民族對於統一的信念和嚮往。這種客觀歷史和主體理念的雙向促進和發展,即形成了孫中山所説的“歷史意識”。在這一“歷史意識”的支配下,那些凡是為國家統一做出過貢獻的人,就都會成為歷史的功臣,獲得後世的讚頌。而搞分裂的人,就會成為祖國的千古罪人,受到歷史的譴責。

  統一是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希望

  分裂往往帶來戰爭。試看中國歷史上規模巨大、死傷慘重的著名戰役,大多是在分裂時期發生的內戰。而戰爭又必然使廬舍為墟、生靈涂炭,人民所受苦痛之深重莫過於此,所以民間甚至有了“寧為太平犬,莫作亂離人”的哀嘆。即以20世紀20年代的軍閥混戰為例,孫中山曾描述説:“回憶年來,南北戰爭,兵災迭見,市塵騷擾,閭閻為墟,盜匪乘隙,縱橫靡忌,百業凋殘,老弱轉徙,人民顛連困苦之情狀,怵目恫心。”因此,廣大人民莫不盼望安定和統一,因為只有“統一成而後一切興革乃有可言,財政、實業、教育諸端,始獲次第為理,國民意志為與以自由發舒,而不為強力所蔽障”。所以孫中山多次指出:“中國人民對連續不斷的紛爭和內戰,早已厭倦,並深惡痛絕。他們堅決要求停止這些紛爭,使中國成為一個統一、完整的國家。”他又談道:“但今國家共望統一,即友邦亦望我統一,蓋統一與否實關中國存亡。”在日本神戶與記者談話時,孫中山更明確地指出:“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苦。”這真是一語破的,道出了中國人民的心聲。

編輯:普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