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家析辛亥首義為何在武昌取得成功

時間:2011-10-08 16:43   來源:新華網

  座落在武昌首義南路的古城樓“起義門”,原為“中和門”,是古武昌城十大城門之一,始建於明代洪武年間。 在上個世紀20年代,當時的國民政府折除了武昌城墻和城樓,“中和門”因在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時的重要作用和歷史意義而得以保留。1911年10月10日(舊曆辛亥八月十九日),駐紮在武昌城內的湖北新軍工程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推翻清王朝統治的起義第一槍,攻戰了“中和門”,並在城樓上架炮轟擊湖廣總督府。

  7月6日,為了迎接辛亥革命百年,大型群雕《首義烽火》已完成泥塑階段。圖為《首義烽火》展現的生動畫面。中新社發 張暢 攝

  為什麼辛亥首義在武昌取得成功?辛亥革命百年紀念前夕,武漢大學教授、湖北省中國史學會會長馮天瑜對此進行了分析。

  1911年4月,黃興率120余名敢死隊員直撲兩廣總督署,發動了同盟會的第十次武裝起義。這次起義被稱為“黃花崗起義”。而自1895年興中會員陸皓東在廣州舉義開始,革命黨人先後在廣東、雲南、安徽、湖南等省舉行過多次武裝暴動。

  孫中山的《孫文學説》曾回顧了興中會建立到黃花崗起義的十次主要起義,其中有8次是在廣東境內舉行的。這些起義都失敗了,但對革命進程的影響是巨大的。武昌起義前,廣東是反清革命的主戰場。而史學界為什麼將武昌起義稱為“辛亥首義”?

  馮天瑜教授分析説,首先,武昌起義推翻了清政府的省級政權,奪取了湖廣會城武昌。其次,武昌起義後建立的湖北軍政府,是中國首個具有民主共和性質的政府。第三,“陽夏戰役”,湖北新軍抵抗清軍精銳部隊40天,為全國各地獨立贏得時間。

  雖然武昌起義帶有很大的“猝發”性質,但是歷史並非由偶然構成。馮天瑜教授分析,武昌起義以前,當地文學社、共進會等革命團體長期宣傳作用明顯;其次,湖北新軍組織系統嚴密,絕大多數受到革命思想影響或加入革命組織,並深懷憂患意識。

  馮天瑜還認為,從深層次原因上分析,武昌起義前的幾十年來,湖北積澱了近代文明基礎。尤其是張之洞督鄂18年,實施了以興辦實業、練新軍、辦文教等為主的“湖北新政”。此外,科舉制廢除後,大批有志之士“投筆從戎”。

  作為辛亥首義之地,走在今天的武漢街頭,只見首義文化區、首義廣場、首義園、首義路、首義公園、首義烈士祠等和辛亥首義相關的名詞會目不暇接地映入眼簾,“起義門”、“紅樓”、黎元洪墓、孫中山銅像等大大小小的辛亥首義遺跡、遺址遍佈武漢三鎮,向世人訴説那段風雲激蕩的歷史,並打上了獨特的城市文化標識。而武漢民眾緬懷首義先烈、弘揚首義精神的活動一直以來從未中斷。

  馮天瑜教授指出,辛亥革命的意義主要有“一破一立”兩個方面。“破”是指推翻了延續200多年的清王朝,推翻了延續2000多年的封建專制體制;“立”是指建立了中國乃至整個亞洲的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為中國的文明繼續向前推進鋪展了一條大道。記者 艾啟平

 

編輯:普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