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首頁  | 專題首頁  | 最新動態  | 研究成果  | 臺灣姓氏  | 尋根圖片
 姓氏源流  | 姓氏文化  | 宗祠祖厝  | 族譜鉤沉  | 名門望族  | 各姓名人  | 尋根覓親  | 好書共賞  | 常識薈萃
 
 
宮姓來源及郡望堂號

  時間:2006-12-26 14:46    來源:     
 
 

 

   一、尋根溯祖

  1、以職官為姓,形成于西周。周王朝時有專司宮廷修繕、清潔事宜的官,名為“宮人”。其後人遂以宮為姓,稱宮姓。

  2、出自姬姓,以封地名為姓。春秋時,魯國有孟倚子,其兒子韜,封于南宮(今河北省南宮縣),其後世子孫遂以封地名“南宮”為 姓。後又分化為南、宮二姓。

  3、亦出自姬姓,以國名為姓。春秋時,虞國有大夫叫宮之奇,是周初所封同姓國嫽國國君的族人。因為嫽國被晉國滅掉,他逃到虞國。後來晉國去攻打虢國,需要取道虞國,就派侍者向虞國國君獻上美玉和寶馬,求虞國借道讓晉國軍隊通過。宮之奇對虞國君主説,虢國和虞國都是小國,晉國之所以不敢來侵犯,是因為我們虢虞兩國互相為依靠,是嘴唇和牙齒的關係。如果晉國攻下虢,那麼虞國“唇亡齒寒”,也快完了。虞國君主很貪財,不聽勸,結果晉國滅了虢國收兵的時候就順便把虞國也滅了。這以後,宮之奇又逃離虞國,但他的後代都保留宮為姓氏。在古代,宮姓的望族大多出自於河東。 

   
  二、郡望堂號 

  1、堂號

    “忠諫堂”:春秋時候,晉國拿了良馬河美璧向虞國借路去攻打虢國。虞大夫宮之奇向虞國國君諫道:“如果嘴唇被割去,牙齒就必然會暴露而受寒冷。虢國好比我們的嘴唇,我們千萬不能借給他人路去割我們自己的嘴唇。”虞君不聽,收了晉國的馬和璧,借給了他們道路。宮之奇便率領他所有的族人逃出虞國,不願等著當亡國奴。晉國滅了虢國班師,順道把虞國也滅了。

  2、郡望

  河 東:秦初置河東郡。相當今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一帶。太原郡:秦莊襄公四年(西元前246年)置郡。相當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帶。

(來源:中國家譜網)

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