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源有六
1、出自丁侯的後裔。丁侯為殷商諸侯。周武王討伐殷紂時丁侯因不從而 被周所滅,其祖孫散居各地,部族仍以丁為氏。
2、出自姜姓,為姜太公的後裔,其始祖為姜伋,以謚號為姓氏
3、為孫姓所改,是周文王的姬姓後裔。《江表傳》雲:"孫權因孫匡燒損茅芒,以乏軍用,別其族為丁氏。"所以,後世的丁姓中國人之中,特別是南方的丁姓人中,有一部分是周文王的姬姓後裔,因為孫氏傳自周文王第8子康叔。
4、出自子姓。春秋時宋國有大夫宋丁公,死後,其子孫以謚號為姓氏,稱丁氏。
5、歷史上的西域(今新疆大部分地區)人名中,最後一個字是" 丁"的很多,進入中原漢化以後往往改姓丁。如《靈山房集高士傳》雲:"鶴年西域人也,曾祖阿老丁,祖父苦思丁,父為烏祿丁,又有從兄士雅漠丁,鶴年知自曾祖以下其名末一家皆丁字,不知何義,後世遂以鶴年為丁姓。"
6、出自於氏所改。據《楓窗小牘》所載:"宋有無賴子于慶,欲依丁謂,一老儒教其改姓丁,後果得意。"
二、郡望堂號
1、堂號
"馴鹿堂":後漢丁茂,小的時候死了父親,家裏很窮。他對母親最孝,母親死後,他自背了土築墳,又栽了松柏在墓旁。白鹿從山上到墓旁守護墓。太守舉他為孝廉,拒不受。 丁姓又以"濟陽"為其堂號。
2、郡望
濟陽郡:戰國時為魏邑,西漢置縣,治所在今河南蘭考東北。晉惠帝時,將陳留郡之一部分設置濟陽郡,治所在濟陽。
(來源:中國家譜網)
編輯: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