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首頁  | 專題首頁  | 最新動態  | 研究成果  | 臺灣姓氏  | 尋根圖片
 姓氏源流  | 姓氏文化  | 宗祠祖厝  | 族譜鉤沉  | 名門望族  | 各姓名人  | 尋根覓親  | 好書共賞  | 常識薈萃
 
 
馮姓來源及郡望堂號

  時間:2006-06-23 16:45    來源:     
 
 

 

一、來源有三

  1、出自姬姓,為周文王昌之後。據《元和姓纂》、《後漢書》等所載,周文王第15子畢公高後裔畢萬,西周時,在晉為大夫,當時晉獻公陸續功滅了許多小國,其中包括畢萬的一支孫被封于馮城,其後子孫以邑為姓氏,稱馮姓。史稱馮氏正宗。是為河南馮氏。

  2、出自歸姓,為馮簡子之後。據《世本》所載,春秋時鄭國有大夫馮簡子,因封邑在馮而得氏。後馮邑被晉國所奪,成為魏氏子弟長卿的封邑,長卿的後裔也稱馮氏。是為河南馮氏。3、還有出自其他方面的馮姓,如:出穎川者,為漢征西大將軍馮異之後;出上黨者,為左將軍馮奉世之後;出長樂者,為宜都侯馮參之後;出京兆者,為燕王馮宏之後;出宏農者,為西魏寧州刺史馮寧之後;出河間者,為唐監察御史馮師之後。

   二、郡望堂號

  1、堂號

  "同輿堂"或"三同堂":根據《後魏書》記載,馮誕和後魏高祖同歲,幼同學,娶高祖妹安樂公主為駙馬都尉。他常和高祖同輿而行,所以稱"同輿堂"。又同案而食,同硯而學--同輿、同硯、同案,所以叫"三同堂"。

  "市義堂":戰國時馮驩,是孟嘗君的食客。起初孟嘗君對他只當一般門客對待,後來孟嘗君派他到薛地,他把所有帳戶叫來,宣佈將債券燒掉,給所有帳戶解決了困難。馮驩回去後,對孟嘗君説:"討來的錢我全部買了'義'帶回來。"(市就是買)。孟嘗君當時不懂這句話的意思,後來,孟嘗君罷了官到薛地去,薛人夾道歡迎,這時孟嘗君才省悟地感謝馮驩説:"今天我嘗到了你替我買的珍貴物品--義,這可是萬金難買呀!"

  2、郡望

  始平郡:晉時置郡,治所在槐裏。

  杜陵縣:此支馮氏,為上黨馮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馮唐之弟馮騫。

  穎川郡:秦時置郡,治所在陽翟。上黨郡:戰國韓置郡,此支馮氏,其開基始祖為戰國時韓上黨太守馮亭。

  長樂郡:後魏置郡。

  京兆郡:漢時置郡,治所在長安。

  弘農郡:西漢置郡,治所在弘農。

  河間郡:漢高帝置郡,治所在樂城。

(來源:中國家譜網)

編輯:秋日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