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源有三
1、出自己姓。相傳顓頊(傳説中古代部族首領)的己姓(顓頊之孫叫吳回,吳回之子陸終,陸終的大兒子名樊,賜己姓,封在昆吾國。)之後裔飂(音劉)有個兒子叫董父,相傳對龍的習性很有研究,帝舜就任命董父為豢龍氏,讓他專門養龍。在董父的精心馴養下,許多龍學會了表演各種舞蹈,帝舜很是喜歡,就封董父為鬷川(今山東定陶北)侯,還賜他以董為姓氏,他的後代就是董氏。
2、出自姬姓,以官為氏。春秋時,周朝有大夫辛有,辛有有兩個兒子在晉國任太史,董督(考察並收藏之意)晉國的典籍史冊,他的子孫世襲晉國史官,以官為氏,稱董氏。
3、也出自己姓,以姓為氏。相傳顓頊的孫子吳回愛帝堯時任火神祝融,他有個兒子名終,因為封在陸鄉(今山東平原縣一帶),所以叫陸終。他的兒子有叫參胡的,姓董,其後裔就以姓為氏,也稱董氏。
二、郡望堂號
1、堂號
"直筆堂"、"良史堂":春秋時候,董狐是晉國的史官,他寫史求實存真,不怕權勢。晉靈公被弒,董狐在史書上寫道:"趙盾弒其君。"孔子誇獎他是"良史"。董氏還有"豢龍"、"隴西"堂號。
2、郡望隴西郡:戰國秦昭襄王二十八年(西元前279年)置郡,治所在狄道(今甘肅臨洮南)。西漢時相當今甘肅東鄉以東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禮縣以北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的東部地區。三國時魏移治襄武(今甘肅隴西南)。北魏時相當今隴西縣附近地。濟陰郡:漢景帝中元六年(西元前144年)分梁國置國,後改為郡,治所在定陶(今山東定陶縣西北)。相當今山東菏澤附近,南至定陶、北至濮城地區。
(來源:中國家譜網)
編輯: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