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姓氏源流
蘇氏姓源有四支:
1,出自高陽。《蘇洵族譜》雲:“蘇氏之先,出於高陽。高陽之子為稱,稱之子曰老童。老童之子生重黎及吳回。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長曰礬,為昆武。昆武始姓己姓,其後為蘇、顧、溫、董。”後蘇氏繁衍于河南、河內,逐漸成為人數眾多的一姓。
2,另一支蘇姓出自少數民族。漢代遼東烏垣有蘇姓。又據《魏書官氏志》記載,北魏拔略氏改蘇姓。
3,以封地命氏。相傳,重黎為帝嚳時的火正(管火的官),因火能光融天下,所以重黎又稱祝融。祝融的子孫昆吾被封于蘇(今河北臨漳西,一就在今河南原、溫一帶),建立蘇國,巳姓,昆吾的後代就用封地蘇命氏,遂成蘇姓。《通志.氏族略》載:蘇氏“巳姓,顓帝裔孫吳回為重黎,生陸終生昆吾,封于蘇。”參見《蘇洵族譜.後錄》。
4,以封國命氏。周武王時的司寇忿生,被封于蘇國,後遷都于溫(今河南溫縣西南),稱為蘇忿生。春秋時,蘇滅于狄,忿生的後代就用原來的國名“蘇”作為自己的姓氏。世居河內。參見《元和姓篡》。
二、郡望堂號
郡望:
主要有武功郡、扶風郡、藍田縣、河內郡、河南郡等。
1,武功郡:戰國時期孝公置,治所在今陜西眉縣東。
2,扶風郡:漢武帝太初元年置右扶風,為三輔之一。三國魏時改為扶風郡,治所在槐裏。
3,藍田縣:秦置縣,再今陜西省藍田縣。
4,河南郡:漢高帝二年置郡,治所在雒陽。相當於今河南省黃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及黃河以北原陽縣。
5,河內郡:春秋時期初漢之際置郡,治所在懷縣。相當於今河南省黃河以北,京漢鐵路以西地區。
(來源:中國家譜網)
編輯: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