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姓氏源流
關於謝姓的來源,主要有一下三種説法:
1,謝姓出自姜姓,是炎帝後裔申伯的後代。相傳炎帝居於姜水畔,便以姜為姓。至商代有後裔孤竹君的長子伯夷與叔齊一起投奔到周。到周後反對武王伐商,武王滅商後他們又逃到首陽山,因不食周栗而死,他們的後裔仍留在商朝。成王繼位後封伯夷的後裔為申侯,稱申伯,是申氏的始祖。厲王時娶申伯之女為妃,生字為宣王,宣王繼位後,封母舅申伯于謝國,後來這儀家失去了爵位,西元前668年楚國滅掉申國。其子孫按當時的習慣以新都之邑名為姓,稱謝氏。望出陳留、會稽,史稱謝氏正宗。是為河南謝氏。
2,出自任姓,為黃帝之後。相傳黃帝之子25宗。得其姓者14人,為12姓,其中第7姓為任姓。任姓有10個小車,其中第一為謝國,因周宣王時使召公營謝邑,以賜申伯,蓋謝已失國,子孫亡散,以國為姓。是為河南謝氏。
3,為他姓改謝姓。據《舊唐書不文苑傳》,衛州人謝偃之本為鮮卑族人,姓直勒氏,後改為謝氏。亦為河南謝氏。
二、郡望堂號
堂號:
1,威懷堂。
2,安晉堂:因謝安命名。晉朝時的謝安名望很高,朝廷屢次請他做官他都不幹,一直到了40歲那年才當了司馬。在作官的過程中表現了高風亮節,拜為尚書仆射加後將軍。在淝水之戰中攜其侄謝玄大敗苻堅,使晉朝轉危為安,得此堂號。 3此外還有以“陳留”、“會稽”為堂號。
郡望:
1,陳留郡:西漢置郡,治所在陳留。相當於今河南東至民權。寧陵,西至開封、尉氏,北至延津,南至杞縣。
2,陳郡:秦始置郡,西漢時改為淮南國,東漢章和二年改為陳國,治所在陳縣。獻帝時改變郡,隋開皇初廢。
3,會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于原吳、越地置郡,治所所在吳縣。西漢相當於今江蘇省長江以南、茅山以東、浙江大部及福建全省。順帝時移至山陰。此支謝氏為陳郡謝氏分支。
4,馮詡郡。漢武帝太初元年設置同名行政區。三國魏在此置郡,治所在臨晉。
(來源:中國家譜網)
編輯: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