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姓氏源流
梁氏,是個十分古老的中國姓氏。據史料記載,嬴姓伯益的後裔有個叫非子的人,非常善於養馬。於是周孝王便讓他負責養馬,結果養馬業得到了很大發展。周孝王就封秦邑給他,被稱為秦嬴。非子的曾孫秦仲,是周宣王大夫,奉命征討西戎,不幸被西戎所殺。後秦仲的五個兒子率兵繼續攻打西戎,他們團結一致,同仇敵愾,終於打敗西戎,收復了失地。秦仲的小兒子被封在梁,建立了梁國,稱梁康伯。梁康伯以後的君主稱梁伯。他十分喜歡建造華麗的宮殿,時常大興土木,人民不堪其苦,紛紛外逃。後來秦穆公滅了梁國,改稱梁地為少梁。亡國後的梁國子孫,大部分逃到了晉國,他們以原來的國名為姓,就是梁氏。
另外還有以封邑名作姓氏的一支梁氏。春秋時期,晉國有解梁城、高粱、曲梁等地。晉惠公用五個城賄賂秦國,其中就有解梁城。被封在解梁、高粱、曲梁等地的後代就用封地名"梁"作為自己的姓氏。
到了北魏時,少數民族代兆的撥列蘭氏也改姓梁,於是梁姓的家族又多了一支。
二、郡望堂號
1.堂號
梁氏的堂號主要有兩個,“儀國堂”和“保善堂”。宋時右丞相梁克家,風度修整,原則性強,雖近親、權、幸(權是大官,幸是寵官),也按原則辦事,好人賴以保全。被封為儀國公。
另還有“安定”堂號。
2.郡望
主要有安定郡、扶風郡、天水郡、河南郡等。
安定郡是西漢元鼎三年設置的,相當於今天的甘肅景泰、靖遠、會寧、平涼、涇川、鎮原及寧夏中寧、中衛、同心、固原等地。東漢移至臨涇(今甘肅鎮原東南),東晉又移治安定(今甘肅涇川北一帶)。這支梁氏,其開基始祖是春秋時晉國大夫梁益耳。
漢武帝時的太初元年,設置右扶風,是三輔之一。三國魏時改名置郡,相當於今天的陜西麟遊、乾縣以西,秦嶺以北一帶地區。這支梁氏,出自漢時安定梁氏的分支。
天水郡,西漢元鼎三年設置,相當於今天的甘肅通渭、靜寧、泰安、定西、清水、莊浪、甘谷、張家川等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這支梁氏,出自氏族梁氏。
河南郡,是漢高帝改秦三川郡而設置的,相當今河南黃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賈魯和上游地區及黃河以北原陽市。這支梁氏,多出自於匈奴族梁氏。
(來源:中國家譜網)
編輯: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