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首頁  | 專題首頁  | 最新動態  | 研究成果  | 臺灣姓氏  | 尋根圖片
 姓氏源流  | 姓氏文化  | 宗祠祖厝  | 族譜鉤沉  | 名門望族  | 各姓名人  | 尋根覓親  | 好書共賞  | 常識薈萃
 
 
周姓來源及郡望堂號

  時間:2006-06-07 15:57    來源:     
 
 

 

一、來源有三

  1、周姓的最早出現,可追溯到遠古的黃帝軒轅氏。據《姓氏考略》所載,相傳黃帝時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將,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這兩個人的後代都以周為姓氏。

  2、出自姬姓,其始祖為周文王。黃帝的兒子后稷,姓姬。后稷是古代周族的始祖。周公東征勝利後,大規模分封諸侯,其中姬姓國就有53個。這些姬姓國的後人大多改以國名、地名及祖父名號為姓氏。西元前256年周被秦國所滅後,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周宗室子孫及周朝遺民以周為氏。如周平王之後,這一支通常被認為是我國周姓來源的主要部分。周赧王之後。周公旦之後。

  3、由他氏改姓或他族改姓為周的。如唐玄宗時,有姬氏因避帝名諱,故而改姓周。元時,有蘇氏改姓周的。唐末有叫成納的,後梁時賜姓周。北魏時有鮮卑皇族普氏改姓周。南北朝時,代北複姓賀魯氏自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改漢字單姓周氏。

二、郡望堂號

1、堂號

  “細柳堂”:漢文帝六年冬,匈奴6萬兵馬侵犯漢朝。文帝令周亞夫駐兵細柳。幾日後,文帝御駕親往慰勞官兵。走近細柳軍營,只見甲兵森嚴,官兵個個持刀執戟,張弓挾箭,如臨大敵。當令門崗位傳報,説是車駕到來。營兵卻直挺挺地站著,一絲不動,並喝令車駕停住,説:"軍中聞將令,不聞天子令!"文帝親自來到營門,又被哨兵攔住,文帝只好交出天子的符節,讓哨兵進帳回報。亞夫驗了證件,才下令開門放入車駕。一面囑咐:"營內不準跑馬。"車駕和隨從騎兵只好按轡徐行。進入營門,亞夫才不慌不忙地出帳迎接,文帝慰問後,一齣營門,兵士仍關上營門,嚴整如故。文帝回頭看了看,高興地説:"這才是真將軍呀!象亞夫這樣的將軍,和他練的兵,才使敵人無縫可鑽呀!""愛蓮堂":哲學家周敦頤,一生清正廉潔。他一生最愛蓮花。他把蓮花比成君子,誇它雖然從污泥裏鑽出來,但一塵不染,雖然整天在清潔的水裏洗濯,但一點兒也不妖艷。它的香又清又遠,它的直不會發枝或拖秧,我愛它這君子的品質。

2、郡望

  汝南郡:漢時置郡。此支周氏為周平王少子烈的後代,其開基始祖為周平王少子姬烈裔孫周跋扈邕。
  沛郡:漢時置郡。此支周氏,其開基始祖為漢代汾陰侯周昌。
  陳留郡:西漢時置郡。此支周氏為漢代周仁之後,其開基始祖為晉代的周震。

(來源:中國家譜網)

編輯:秋日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