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神象徵與特點:陳家在墾拓時期轉跡為大租戶,奠定了地位基礎,而家族的傳薪在余三館的磚瓦梁柱間不斷流傳下去,這座古厝格局建構完整,雕刻彩繪水準一流,在匠師的巧手下,將粵東與閩南建築交會出美麗的圖畫。 建築時間:清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 2. 古跡級數:三級。 3. 方位:坐西朝東。 4. 建築型態:單進多護龍三合院
圖片概説:
|
1,內埕:從左右內護龍伸出一道矮墻,將間樓到正廳之間的寬敞空間一分為二,矮墻內稱內埕,隱密性較高,多半是婦女們做家事或聊天的地方。
2,外埕:矮墻外為外呈,私密度較低,通常用來曬榖、晾衣及從事農忙。
※如此的區院代表了余三館在生活空間規劃上,注重傳統與秩序。
3,軒亭:又稱“四腳亭”,是正廳的延伸,也是館內接待賓客或家人休憩的區域,軒亭常見於寺廟中,一般民宅較少設置,因此,這座軒亭象徵陳氏家族當年如日中天的地位,及財富。
4,門樓:余三館的獨立外門,屬三開間的門廳式建築,具有守備功能,主人經常在此迎送賓客,左右兩側的小房為奴僕或長工的住處。門楣上挂著“余三館”的木匾,兩側墻面採穿瓦衫設計,門內墻壁還留著當年槍孔遺跡,屋脊以花草剪黏圖案裝飾,古樸又不失貴氣。
5,正廳:廳內供奉陳家歷代祖先牌位,為紀念祖先創業維艱,又稱“創垂堂”,大門上縣“貢元”匾額,是陳有光納捐取得成均進士後,同治十二年,由福建省布政司頒賜,神龕兩側原本立著“恩受貢元”、“成均進士”兩支執事牌,為了防此被竊,後代將之收藏起來,未為展示。
6,卷棚歇山式屋頂:軒亭的屋頂,是此座古厝最為值得一提的地方,此造型為“卷棚歇山式”,屋頂呈圓弧狀,但四個屋角卻起翹迎向天空,形成棚飛耀姿態。
7,馬背山墻:內護龍的馬背山墻由三個圓弧構成,屬水形馬背,其下開有綠釉花窗,以利通風,窗下用紅磚砌出一道鳥踏作為裝飾。而其門樓、正廳、軒亭屋頂的馬背則屬金形。 | 裝飾説明:
|
屋架鬥栱木雕:由軒亭至正廳檐廊的屋架形式屬於抬梁式,大通樑上坐著兩顆瓜筒,支撐起層層相迭的鬥栱及束梿,造型若金瓜,兩旁的木雕十分精緻,花草、如意、螭虎、龍鳳等圖案,琳瑯滿目。正廳檐廊前各雕有一隻鰲魚,並貼了金箔,象徵“獨佔鰲頭”。據説人們習慣在梁柱上放置鰲魚塑像另有一涵意~“壓制火神”。 |
|
梭形柱:匠師為使柱子不至於單調生硬,採用“收分”作法,此作法是將柱子分為上、中、下三段,中段直徑維持不變,上及下按照一定比例逐漸縮小成原來的三分之二,整個柱狀如舊式織布機的梭子,因此稱為“梭柱”。 |
|
門板泥塑:余三館正廳步口廊兩側的板壁上,有著對匠師來説的大考驗,在當時將泥塑作品附著于隔板表面是一項莫大堅難的工作。而余三館克服了當時技術上的高難度。而在相對的板壁各塑有仙姑、仙翁兩個人物,因隔板的附著性不強,雖有些微斑駁,但是這兩幅灰泥塑歷經年風霜而不脫落,實可見匠師的用心。 |
|
彩繪:余三館的另一個特點是,幾乎無處不是畫,而其中最精彩的彩繪作品大半集中在正廳及軒亭,正廳內部左右墻下方均繪有“擂金畫”~是以黑色為底,上以金箔及金粉沾貼在圖案上,分別有“螭虎團壽”、“螭虎團囍”、“螭虎團爐”。門邊的左右板壁有仕女梳粧圖,畫工極為細膩。 |
|
軒亭的大小通梁及鬥栱及瓜筒表面也充滿彩繪,但因年代久遠,圖案稍有褪色,古樸之美盡在其中。 |
|
門窗:在這部份造型或材質上有各種不同的變化,裝飾意味居多,在余三館裏,常見的板門及格扇和木欞窗,正廳步口廊的兩根梭形柱之間,鑲了個花瓶形木框門,創意十足,且意味著平安。窗子的花樣有內護龍紅墻上的竹節八卦窗,橫隔內外埕的矮墻則裝飾了綠色花磚窗,採漏空的上釉或素燒花組砌而成。 |
一、歷史發展:
陳氏家族是在康熙末年,第十代的陳智可公,由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可塘埔鄉大榕社渡臺,從事土地拓墾與農耕活動。當時,曾築“大公宅”以為安居之所,經過三代,到了陳德耀兄弟五人,原有之“大公宅”,已容納不下,故由陳德耀在陳家産業範圍內,“延輿師,擇基址,構造大屋一座,在中宅,上下兩廳,前後天井,左右四回廊前建高門”,準備作為後代子孫百世之居。可惜毀於道光六年(一八二六年)的閩粵械鬥。(注一)到了第十五世陳有光,為完成其父陳義方之“並經營宮室,興復祠堂,無使先世相擇之苦心,久而埋沒,創建之基址,終於廢墜,則家風得以如昨”之遺志,于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年,時陳有光十七歲)與弟陳成渥(潤身)協力合作,在個人所有地界,建一個供奉陳氏先祖的堂室(現改成二層樓之洋房,為曾任日據莊長的陳慶雲所建),再于光緒甲申年(一八八四年)與弟成渥商量,以南畔已業之地建造茅草屋數間(在今余三館右側,“創修堂”的三合院),安頓居於先祖堂位的有族親,再集資在先世祖堂正位的基址,擴大原有規模,再建大屋;于光緒十年起,經過七年半完成的三合院大宅,即今稱為之“余三館”。(注二)。余三館也的確人材輩出。(注三)該館已于1984年列為臺灣“國家三級古跡建築”,及臺灣十大古宅之一。于1986年遭韋恩颱風毀損嚴重,且遭小偷行竊,于1988年用鐵架搭蓋保護,于1991年發包動工整建。
二、環境形勢:
陳氏渡臺第三代陳德耀是一個很有領導風範和經營才幹的人,他參與永靖建街市,並廣增田園,設置族産,建立族堂。當時田産範圍包括:東至湳港清水溝,西界本宅後面現在的福德巷,北至加油店旁羅宅田,南到陳宅大岸,並在陳氏大屋高門外,開鑿一口方池,且立下遺規:“唯許在宅內搭廣蓋造,不許在宅外,多添竹圍,唯許子孫自相典買,不許賣與外人,有違犯此眾共誅之,並即所有之業而充公之,勿恤也。至於敦宗睦族,以昭親親,則望爾子孫之能體先祖之志也。”(注四)
其子孫也大致上能遵祖訓,故族産範圍變動不大。目前有些田産已被放領。剩下四個庭院約三甲地,只余三館這個庭院則不到一甲地,日據時期,永靖街到這裡這段路還很荒涼,現在的中山路只不過是牛車路而已,這兒到加油站旁之羅厝路旁大部分是竹叢,永靖本沒電力,是余三館付員林到此之路線費用,臨近人家才付費接到各自住宅。日據時代,因日本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曾在這住宿三天,故門前曾開闢為紀念公園,並立紀念碑,在羅厝前有一柑橘園,是余三館常利用來招待佳賓,採橘餘興的地方。(注五)余三館建築當時一定有請地理師勘查風水,如陳德耀當年建大屋時也“延輿師,擇基址,構造大屋一座”。陳有光當年也有感此屋“頹垣傾棟,莫能修復,將先人相陰陽、觀流泉之苦心,置之以為閒曠,於心終覺慊然。”(注六)等可知。
又如“余三館各座建築,除四腳亭為歇山式的屋頂外,其餘皆屬硬山頂。山墻馬背的形式因取五行之屬性,則隨房屋座向而有差別:如位於東西向中軸線之正身,四腳亭及門樓皆屬水形馬背;南北向之左右護龍則為金形馬背”。此種現象乃是受宅第的堪輿風水所影響。(注七)
余三館目前是隔著農田,面對馬路,整個三合院向東偏南。在該村村廟五福宮的祭祀圈中是屬田墘角。對湳港西的老一輩稱“田墘”,人家就知道是余三館一帶。
三、配置與建築:
余三館是典型的客家宅院,對內充滿凝聚向心力,對外展現防禦性的傳統風貌。建好後,兄長陳有功分得正身左側及左護龍,弟陳潤身分得正身右側及右護龍。
前有門樓一座,其上懸有光緒己醜(十五)年(一八八九年)立之“余三館”匾一幅。進大門,中以矮墻分大埕為內外。正廳外懸當年陳有光納資捐得的“成均進士”之功名(即是“例貢”,是清末貢舉的別途。)在同治癸酉十二年(一八七三年),由福建布政使司藩督糧道傳及按察使司葆鹽法道略同頒之“貢元”匾一面,正廳神龕兩旁有“恩授貢元”、“成均進士”執事牌二對。正廳祭祀自木苑公以下十四世之先祖,命名為“創垂堂”,以感念先人“創立家業,垂留後世”之德意。整個三合院稱“余三館”,乃是為紀念祖先“艱難創業,垂留後代,此後蔭澤世代子孫多福、多壽、多子孫”而取名(注八)。或如東坡曾説:“有味在三余”。所謂三余便是“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這三個時間是生命的閒暇,必須利用這些時間來充實自己。有愛惜光陰,充實生命的意思。
正身是七間起,左右護龍各為五間起,中間明間木構架為三通六瓜、雕畫精美,室內壁堵仕女、小孩圖、朱紅及黑底金線裝飾吉祥圖案皆難得一見的精品、孤品,壁堵有永靖人士魏統勳法書,以黑框紅底白字的家訓呈現出余三陳家忠厚傳家遠的意味。室外則描繪勤奮努力乃至功成名就過程,內有兵馬車乘、文宮武將等,彩繪顏料皆來自大陸運來之礦物質原料,雖歷百餘年風吹日曬,仍鮮艷奪目。正廳外側隔板上,浮雕“白髮漁叟”、“執扇仕女”皆相當有水準。正身廳前有四腳拜亭,以四根龍眼梭木柱為架構,臺基高約五十公分,與正身臺基同高,這座軒亭屋頂架構為六架卷棚歇山式,並有優美的曲線起翹。檐下六架四瓜結構,是余三館雕刻彩繪精華。軒亭與兩側護龍屋頂有六個鯉魚漏水孔。下雨時,雨水集于天溝自魚口吐出,雨中排瀑形成趣味景觀。
左右護龍,與正身相較是屬於次要從屬的地位,但在格局上仍是獨立完整的,以中央廳為核心,左右相對稱,門楣上挂“歷山”、“雷澤”橫匾屬筆“光緒己醜(十五)仲冬上浣,新新軒主人書”,新新軒主人即陳有光本人。陳姓也是舜的後代,舜曾耕于歷山,捕于雷澤,事跡見於二十四孝“孝感動天”的故事中,故護龍廳懸“歷山”、“雷澤”匾以示不忘。門聯皆以“余”、“三”為崁首聯。
至於其他附於主建築之配置,如:門樓外有一方池,長約二十公尺,寬約五公尺,是創建時就有的古池,日據時期,是神社公園的一部分,曾拓寬過,其水源來自八堡圳一個分支系統灌溉渠道。左、右外護龍在光復初期改建過,正身後面原本有穀倉或畜舍,另有舊日的傭人房及早期從事染衣、釀酒、醬油的工作房散落其間,余三館經過整修後,已恢復重建了二間堆放稻穀的竹筒仔屋。走到後面可看到正身後面有廊,又有遮陽板柵─類似窗戶有板扇可拉開大小或關上,以蔽風雨、防西曬。又可看到有開天窗的作法。
四、材料與匠師:
石材用得少,因離河道遠,且當時水運衰落,來源困難。門樓、正身、護龍之側、背面、內圍墻皆土確磚墻。磚工平實謹嚴無磚雕。彩繪是余三館最有價值者,所用之顏料皆來自大陸,雖歷經百年風吹日曬雨淋,仍鮮艷奪目,尤其寶藍色幾乎如新。師傅可能是來自廈門,再請當地之幫手。如屋頂上瓦及剪粘,湳港西陳騰飛、陳阿昧都曾參與。由彩繪及小木細雕可看出有對場作的意味。余三館當時財力足夠正身、護龍同時建築。
五、家訓:(書于正身大廳壁堵) (一)
「古語雲:世間第一好事,莫如救難恤貧,人若不遭橫禍,施捨費得幾文。誠能約己濟人,色色為貧人算計,存些盈餘以救急難,去無用可成大用。積小惠可成大德。乃富人惜財如惜血,目擊困苦顛連而睽睽相視,毫不動心,以為生財之道。宜如此不知財生,而心先死矣。心既死,財其能長生乎。至如小本貧民,肩挑貿易受盡苦辛,覓得幾文微利,為一家性命所繫。其遇可矜、其情可憫。我卻要在他身上討便宜,甚或用重秤、使小錢。猶自以為得計,不知窮人資此以養生,多不過數文錢耳。在我視之頗輕,而彼之含怨最重。只此小節而其人之生平可見矣。況折其一日之本,即窘其數日之生,所省甚微,所損實大,吾輩戒之。
燕柱魏統勳。」
(注:充分流露“與肩挑小販苦力,莫討便宜”的救難恤貧道理。)
(二)
「以心術為本根,以倫理為楨幹; 以學問為菑畬,以文章為花萼; 以事業為結實,以書史為園林; 以歌咏為鼓吹,以義理為膏梁; 以著述為文繡,以誦讀為耕耘; 以記問為居積。 以前言往行為師友,以忠信篤敬為修持; 以作善降祥為受用,以樂天知命為依歸。」
注一:陳有光“光緒辛卯重修族譜序”(光緒十七年九月撰),收于余三館除氏族譜淵源志頁八,七十六年版。及湯熙勇,員林永靖陳氏家族的渡臺與發展,收于史聯雜誌第九期,七十五年十二月。 注二:陳有光,“重修族譜序”(光緒十七年季秋之月撰),收于余三館陳氏族譜淵志頁九,七十六年版。 注三:見本書永靖舊人物─陳智可、陳德耀、陳義方、陳有光、陳汝甘、陳慶雲、陳天助、陳作忠等。 注四:陳德耀:“家譜序”(嘉慶七年撰),收于余三館陳氏族譜淵源志頁二。 注五:該家族輩份最高,現年九十三歲,老鄉長陳作忠夫人陳林翠娥女士口述。 注六:同注二。 注七:趙工杜主持,“彰化縣永靖鄉余三館整建計劃”頁二十四。 注八:見余三館陳列大廳之“永靖陳氏余三館沿革”
(數據來自永靖鄉土資料研究集-張瑞和編著)
編輯: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