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港澳青年追尋歷史:同樣青春書寫不一樣未來

時間:2011-11-24 11:03   來源:《人民政協報》
  “一百年前,歷史把中國的舵輪交給了和我們一樣青春的他們。一樣有著牽掛的爹娘,二十五歲的方聲洞把一紙以淚為墨的《稟父書》置於案頭,卻把自己投入了廣州城的硝煙;一樣有著心愛的戀人,二十四歲的林覺民拋下了對她的四十九次呼喚,卻把最後的一聲換作了起義的號角……”

  “一百年後,歷史又把中國的舵輪交給了和他們一樣青春的我們……一樣任在肩上,一樣青春年華,一百年後的我們究竟應該怎樣面對一百年前的他們?”

  11月12日,孫中山誕辰145週年之際,在兩岸及港澳青年“追尋歷史足跡”系列活動成果報告會的現場,北京大學的吳景鍵和同樣在北大就讀的臺灣女孩蘇怡和共同宣讀的《青年自問書》,瞬間讓歷史的厚重和青年人的責任聯繫在一起。

  為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以“追尋歷史足跡”為主題,以“歷史為根,文化為魂”為理念,先後開展了30多項交流活動,兩岸及港澳近千名青少年參與其中,足跡遍佈海峽兩岸以及港澳20多個地區。此次報告會既展示了活動的成果,也為這場聲勢浩大的交流活動畫上圓滿的句號。

  從3月啟動,在將近一年的時間內,首義之旅、遠征之旅、寶島之旅、燕趙之旅、青藏之旅……一段段征程,讓參與活動的青年學子們在實地重溫了歷史,從前輩身上體會了民族精神。也正因此,諸多的活動中,讓這些來自祖國不同地域的年輕人明確了一個共同話題——作為當代青年,自己肩上的責任應該是什麼?

  “追尋歷史的足跡,我們用心靈銘記,銘記先人們為國家民族奉獻生命的可貴精神和偉大情操,這些歷史都向我們揭示了兩岸同祖同宗,有著共同的歷史記憶……”臺灣學子羅海蕓表示,兩岸及港澳地區青年學子應當把促進兩岸和平發展和向前邁進作為奮鬥目標,傳承辛亥革命的精神。

  澳門青年黃滋才説,無論是海峽兩岸還是港澳的青年,都是中華民族的兒女,身上都肩負著振興中華的歷史重任,所有的青年都該牢記自己的責任,共同為中國的富強、文明貢獻心力。

  香港學生廖廣南呼籲,有關部門應當多組織同類活動,讓港澳以及臺灣的年輕人走訪祖國內地的一些歷史紀念場館,實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國家觀念。“尊重歷史的同時,年輕人更該立足長遠,在國家、民族向前發展的路上明確自己的目標。”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秘書長李寧説:“一個人的信念,成就一個人的未來;一代青年人的信念,成就一個民族的未來。兩岸及港澳地區青年學生通過‘追尋歷史足跡’,將自己的人生融入中華民族的歷史,融入中華文化的傳承,讓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當100多名兩岸及港澳學子共同唱響屬於自己的青春之歌——《我們的心》,現場洋溢著青春的光彩:“我們的心,從沒有海峽的界限,在同一個天空,有著相同的語言……”

  當《青年自問書》同期在臺灣發佈,視頻中海峽對面傳來同樣的聲音:“不愧百年興中夢,勇擔使命在鐵肩。讓我們擔當起青年人的責任,用同樣的青春去書寫一個不一樣的未來。”(李寅峰)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