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臺灣民主國”與武裝反對日本佔領的鬥爭

  時間:2005-09-18 10:47    來源:     
 
    煙臺換約的完成,標誌著割臺已成定局,難以挽回。1895年5月11日,在換約後的第三天,日本政府任命海軍軍令部長樺山資紀為臺灣總督兼軍務司令官,率領精銳部隊近衛師團約1.5萬人和海軍常備艦隊11艘軍艦,向臺灣撲來,臺灣形勢危在旦夕。清政府已經無法指望,“誓不從倭”的臺灣人民決心起而自保。5月25日,以丘逢甲為首的臺灣地方勢力,齊聚臺灣巡撫衙門,推舉臺灣巡撫唐景崧為總統,丘逢甲為義軍統領,劉永福為大將軍,改年號為“永清”,通電朝廷和全國各省,宣告成立“臺灣民主國”。
  “臺灣民主國”是在清政府將臺灣拱手讓與日本,日本軍隊即將武裝侵佔臺灣的危急形勢下,臺灣人民為保家衛國、抗日保臺而建立的抗日救亡政權,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採取的一項應急措施。唐景崧、丘逢甲等在致清廷的通電中道出了不得不這樣做的苦衷:“臺灣為朝廷棄地,百姓無依,唯有死守,據為島國,遙戴皇靈,為南洋遮罩”。“臺灣民主國”定國號為“永清”,制國旗為倣清朝青龍旗,都在在表示臺灣人民永為中國人,世世奉戴清朝的心願。
  1895年5月29日,日軍在基隆東南方的南澳登陸,6月2日攻佔瑞芳。同一天,清朝政府派出的特使、李鴻章之子李經方抵達滬尾(今淡水),與日方代表樺山資紀于次日在日本軍艦“西京丸”上簽署《交接臺灣文據》。簽署交接書後,日軍以強大的火力猛攻基隆,臺灣守軍頑強抵抗,但力量不濟,基隆陷落,通往臺北的門戶洞開。6月4日下午,“臺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見大勢已去,從臺北逃抵滬尾,然後乘德國輪船逃回廈門。7日,日軍不戰而佔領臺北。17日,樺山資紀在臺北建立總督府,宣告日本殖民統治政權成立。
  日軍雖然進入臺北,但臺灣的大部分地區尚未佔領,各地人民與留在臺灣的部分清軍守軍與日軍展開了頑強的反佔領鬥爭。各地抗日義軍揭竿而起,在平原、在山區、在水上,與日本侵略者進行殊死搏鬥,阻止日軍南下。當時抗擊日本入侵的軍隊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由臺灣本地農民組成的義軍,其著名的義軍將領包括徐驤、姜紹祖、吳湯興、蘇力、江國輝、胡嘉猷等;另一部分是由劉永福率領的黑旗軍和新楚軍等原清軍部分將領。他們與廣大臺灣義軍一道,並肩作戰,聯合抗擊日軍對祖國領土臺灣的佔領。
  6月11日至22日,日軍進攻新竹,徐驤等義軍在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展開了新竹保衛戰,最後失守,退據大甲溪、臺中。在大甲溪,黑旗軍吳彭年部與徐驤義軍聯合作戰,南北夾擊,曾痛創日軍。後因漢奸帶路從側翼抄襲,大甲溪、臺中失守。27日,日軍分三路進攻彰化,黑旗軍、義軍約3000人,與日軍主力在八卦山激戰,吳彭年、吳湯興身中數槍,為國捐軀,日軍少將山根信成及千余士兵被擊斃。29日,雲林失陷。劉永福調兵遣將,力撐危局,在大莆林大敗日軍,並在其後一個月裏,一度收復雲林、苗栗。但由於得不到增援,加之糧食、軍械嚴重饋乏,臺灣軍民處境日益困難。
  9月16日,日本成立“南進司令部”,糾集4萬“軍隊,大舉南下。10月11日,嘉義保衛戰打響,黑旗軍王德標部與徐驤等在城外埋設地雷,炸死日軍700余人。日軍在撤退途中又遭伏擊,日親王白川宮能久被殺。12日,日軍反撲,嘉義城陷,黑旗軍、義軍退守曾方溪。曾方溪是臺南的門戶,雙方在此鑫戰,著名抗日將領徐驤、王德標英勇不屈,戰死僵場,日軍進而從三麵包圍臺南。此時臺南城內,劉永福率領的軍隊“已彈盡糧絕。10月19日,日軍猛攻安平炮臺,守軍頑強抵抗,最後終因力量不支,炮臺失守。劉永福搭上一條英國輪船逃回廈門。21日,日軍佔領臺南,標誌著全臺灣已經淪陷。臺灣軍民轟轟烈烈的武裝反佔領鬥爭,也隨著劉永福的退回廈門而基本結束。
  從1895年6月到10月,臺灣軍民抗擊日本佔領的武裝鬥爭持續了5個多月,歷經大小百餘仗,殲滅包括一名親王和少將在內的日軍4800名。日本為了佔領臺灣,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臺灣義軍和留守臺灣的清軍官兵,為了維護國家的主權不遭侵犯,不畏強暴,前伏後繼,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愛國主義的凱歌。


(責任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