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臺灣光復始末

  時間:2005-08-18 16:47    來源:     
 
 

 

  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世界主要國家分為同盟國和軸心國兩大陣營。1943年11月,隨著歐洲戰場形勢的好轉,同盟國中的中國、美國、英國三國元首在埃及首都開羅開會,重點研商對日作戰及戰後對日本的政策。

  作為同盟軍中國戰區最高指揮,蔣介石代表中國政府出席了開羅會議,並在會議上提出了戰後日本歸還其佔領的中國領土臺灣問題。12月1日,羅斯福、丘吉爾、蔣介石代表三國簽署《開羅宣言》,明確指出:“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後在太平洋所奪得或佔領之一切島嶼,在使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滿州、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國決定對日本實施最後的打擊,在簽署《波次坦公告》中,三國再次確認“‘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這一“公告”後來蘇聯也參加簽署。這就以國際條約的形式,確認臺灣(含澎湖島)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日本戰後必須將其歸還中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29日,國民政府設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任命陸軍大學校長陳儀出任首任行政長官,負責接受日本在臺灣的投降事宜。70軍及陳儀一行來臺時,一路上都是熱烈的歡送與歡迎。為慶祝臺灣光復,臺灣全省各地市民及代表事前紛紛集中臺北。10月25日,在舉行慶典的原日本總督府廣場上,人山人海,鑼鼓齊鳴,旌旗蔽天,旌旗中有繡著龍鳳的旗幡,飄著長長的飄帶,是舊時保存下來的喜慶時節使用的吉祥物。臺胞舉著這種具有中華民族文化特色的旗子來迎接回歸,更烘托了他們胸懷祖國、喜慶統一之情。

  受降儀式莊嚴而隆重。出席受降儀式的中國方面代表有:臺灣省首任行政長官、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陳儀,參謀長柯遠芬,臺灣陸海空軍司令兼國民黨臺灣省黨部主任委員李翼中,盟軍代表德里克上校、柏克上校、和禮上校等19人,以及臺灣各界代表、新聞記者等近200人。日本方面代表為:臺灣總督兼日軍第十方面軍司令安藤利吉大將,參謀長諫山春樹中將,總務長官兼代理農商局長田一二三,高雄海軍警備府參謀長中澤佑少將等4人。

  受降儀式首先由陳儀代表中國戰區宣讀命令,然後交由安藤利吉簽署投降書,最後陳儀命令日軍代表退席,整個儀式十幾分鐘即告結束。儀式結束後,陳儀發表即席講話,宣佈:“自即日起,臺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華民國政府主權之下。” 會場上頓時掌聲、歌聲、歡呼聲與談笑聲匯成一片歡樂與喜悅的海洋。這一天,全島人民以萬分激動和喜悅的心情慶祝重新回到祖國的大家庭。全島上下張燈結綵,家家戶戶喜氣洋洋。大街上,人們敲鑼打鼓,舞獅戲龍;家庭中,個個沐浴齋戒,告慰先靈。

  對臺灣人民來説,1945年10月25日是一個值得永遠紀念的日子。自此,臺灣人民結束了自《馬關條約》以來半個世紀的屈辱歷史,在遭日本帝國主義50年殖民統治之後,臺灣又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10月25日也被定為“臺灣光復節”。
 


(責任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