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光復”還是“終結” 臺灣歷史觀的迷失

  時間:2005-10-28 10:25    來源:     
 
 


  就在幾個月前,臺灣媒體連日地報道了歐美各國紀念歐戰結束六十週年的盛況,一時間大家似乎又沉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氣氛裏,腦際浮現了好萊塢電影的畫面:英勇的美軍、殘酷的德國納粹、悲慘的猶太人,以為英美軍諾曼底登陸就直接打敗了納碎德國等等。大家好像也一齊度過了“全球化”的歐戰六十週年紀念日。

  大家當然不可能想到,當六十年前(1945年)的5月8日,納粹德國的投降,歐美各國都熱烈慶祝歐戰勝利的時刻,如烏雲遮日般的美軍B—24轟炸機群,在5月31日正對臺灣進行了最慘烈的轟炸,象徵殖民地權威的總督府也被炸掉了一半。“皇民奉公會”被改組成“國民義勇隊”,臺灣人全島上下連兒童也不可免,被訓練拿竹槍竹刀誓言擊退“鬼畜英美”,進行“本島決戰”、“全島玉碎”。也正在那時刻,近在咫尺的琉球,在美軍登陸的激烈戰鬥中,有半數的琉球居民喪命,作了日本皇國“本土玉碎”的代祭品。在同時刻,中國抗日戰爭正進行著艱苦的“湘西會戰”,東南亞各地的抗日遊擊隊也正苦戰中。整個東亞洲還在二戰的黑夜中。

  亞洲的破曉,要遲到當年的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才來臨,也就是,對亞洲人民而言,二戰的結束是8月15日,而不是5月8日。

  同時,對亞洲人民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意義,除了含有世界共同的反法西斯戰爭的意義之外,更重要的是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戰爭;而對中國人民而言,它是歷經八年的反抗日本侵略的戰爭。這一點與歐美各國有很大的不同。

  當時,臺灣作為日本的殖民地,被日本徹底地軍事總動員,臺灣人民不管是人力、財力、物力,都被動員成日本侵略戰爭的一部分,臺灣被迫處於日本帝國主義圈,甚至成為南侵東南亞、華南地區的基地。因此,日本宣佈投降時,臺灣的“八一五”與亞洲其他地區的“八一五”有很大的不同,是十分複雜且充滿矛盾的時刻。“八一五”時刻的臺灣島上,日人、日軍和臺灣人民之間,臺灣人民內部的皇民化階層與大多數臺灣人民之間,各有不同的“八一五”,可説是陷入兩極的精神世界。

  能夠清楚認識臺灣的“八一五”,才不會陷入以歐美為主的“全球化”的二戰史觀。

  四十年來的國民黨制式的“光復”史觀,在十幾年前被民進黨的“終戰”史觀所取代;臺灣的“八一五”的歷史真相和意義已被掩蔽了近一甲子,早已喪失了“八一五”的觀點,誤解、偏見取代了一切。每當全世界都在紀念二戰、反省二戰,從二戰中汲取歷史教訓以作為向前進的火炬時,臺灣卻茫然無知,不是靠消費歐美的史觀,就是消費日本的史觀。因此,使我們看不到自己的立腳點,也看不清自己的方向。六十週年的今天,有必要把被隱蔽的一段歷史還原真相,更有必要把充滿偏見、誤解的歷史觀矯正過來。因為這段歷史,雖然是過去的歷史,但仍時刻作用於我們的現實世界。

  我們仍生活在“八一五”、戰後的世界秩序中;雖然我們已在新的21世紀,但仍生活在美國霸權的世界秩序中;而其開端,就是在上世紀的1945年8月15日。彼時,美國取代了戰前的英國霸權下的世界秩序,而主導世界至今。只有認清自己的“八一五”,才能認清自己的命運。

  對臺灣而言,1945年8月15日有三個層次的意義:首先,是戰爭結束和平來臨;其次,是日本殖民地統治終結,民族得到解放;還有,便是復歸祖國,作為中華民族國家的一省重新出發。因為在同一時刻有這三層次的大變革,因此臺灣的“八一五”是複雜的,在世界殖民地史上也是罕見的。再加上50多萬日人日軍的因素,使歷史又變得更複雜。因為複雜,所以很難用一個角度、一個觀點去理解;全面掌握史料,全面的、辯證的歷史觀是很必要的。

  臺灣“八一五”後100多天的歷史特徵,就像詩人、美術家、評論家王白淵在1946年1月的一篇評論文《告外省諸公》中所説:“臺灣之光復,其本質,是徹底的民族革命。”在政治經濟上,國民政府(其代表行政院長官公署)接管了日本殖民政權及資産,接收了日資和日産,並遣返了50萬“日僑”、“日俘”,臺灣完全成為中國民族國家的一省。

  另一方面,臺灣民眾紛紛自發地組織了許多社會團體,從“三民主義青年團”、臺灣人民協會、臺灣人文科學會,一直到婦女運動等等,報章雜誌也如雨後春筍般創刊,呈現百花齊放的景象,一時出現了市民社會的雛形,並進行了臺灣歷史、革命、文化的啟蒙運動,出現了學習國語的熱潮等等。

  可以説,這期間,從政治、經濟到歷史、文化,全面進行了“去殖民化”和“祖國化”,而這兩者是互為表裏、一體的兩面。這是“八一五”後100多天歷史的重要內涵,也是其未完全達成時代任務。(來源:《廈門日報》選自《1945破曉時刻的臺灣》一書序,有刪減 作者:曾健民) 


  (責任編輯:清水)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