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閩臺唇齒相依 互相支援反抗日本殖民者侵略

  時間:2005-10-25 17:53    來源:     
 
 


  福建與臺灣隔海相望,唇齒相依,在反抗日本殖民者侵略的鬥爭中,相互支援,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光榮的歷史篇章,體現了中華民族反侵略反壓迫的優良傳統。

  1895年4月,清朝政府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將臺灣、澎湖割讓給日本。消息傳出後,舉國震驚,匯集在北京的福建、臺灣等18省舉人舉行大會,強烈反對不平等條約,並有600余人簽名“公車上書”,痛斥李鴻章的賣國行為。臺灣島內人民義憤填膺,鳴鑼罷市,自發組織起來反抗日軍的入侵。堅持長達7年的抗日武裝鬥爭,給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全面抗戰爆發,臺灣人民的抗日鬥爭進入一個新階段。他們擺脫孤軍作戰的狀況,與祖國大陸人民的抗日鬥爭密切配合,互相支援,特別是海峽兩岸的閩臺軍民聯繫更為密切。早在1923年,臺灣嘉義縣人李思禎已在廈門組織“臺灣尚志社”,名義上是切磋學術,實際上要喚醒民眾,脫離日本統治,實行民族自決。第二年以“尚志社”為骨幹,召開“在廈門臺灣人學生大會”,發表宣言書和決議文。不久,郭丙辛為首,召集廈門及臺灣學生共同組織“廈門中國臺灣同志社”,兩次發表宣言,號召兩岸同胞牢記國恥,團結奮發,收回國土,廢除不平等條約。在宣言的鼓舞下,在廈門的臺灣學生李思禎、王慶勳等人發起成立了“閩南臺灣學生聯合會”。

  由於有以上的組織基礎,因此“七七”事變發生後,在廈臺灣同胞立即發起組織抗日復土總同盟。不久,居住在石獅的臺籍醫師周燕福等9人,也聯呈駐泉八十師二三九旅部、晉江縣黨部等,要求成立石獅同胞抗日復土總同盟,很快得到晉江黨政軍當局的批准,於是9月21日下午在晉江召開第一次籌備會,並開始登記會員及印發宣言。

  隨著全國抗日運動的發展,在福建的臺胞抗日活動更為活躍。1939年臺灣革命青年大同盟,配合廈鼓中華青年復土血魂團,在廈門、鼓浪嶼散發抗日傳單,號召臺胞從事革命抗日活動。在臺胞的抗日活動中,以李友邦的臺灣義勇隊最為著名。1938年,李友邦在浙江金華宣佈將成立臺灣義勇隊。1942年5月,臺灣義勇隊奉命撤往福建,以閩西為基地,開展一系列抗日救國活動。福建軍民也給臺灣義勇隊各方面的支援和援助。

  1945年中國人民經過8年抗戰,終於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取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從此,被日本佔領長達50年的臺灣省,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在臺灣光復的過程中,與臺灣一水之隔的福建成為培養收復和管理臺灣的黨政軍幹部的培訓基地。1945年1月,專門委員胡福相到長汀,會同中央警校主辦臺灣警察幹部訓練班。中央警官學校臺幹班共畢業人數922人,其中福建籍662人,佔72%。這些閩籍行政幹部在接管臺灣、恢復臺灣行政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

  在臺灣光復過程中,除了行政幹部外,中小學教師是福建支援臺灣最大的群體。在光復之前的1944年4月27日召開的福建省臨時參議院第二屆第二次大會第十一次會議上,鄭玉書、顏子俊等人提交“請中央迅在福建設立特種師範學院培植臺灣小學師資案”,具體辦法是在泉漳屬內設立國立特種師資學校1所,造就大量師資。由於福建做好支援臺灣師資的準備工作,臺灣光復後立即到漳泉招聘通曉閩南語的各類教師。

  除了教師和廈大畢業生去臺灣工作外,還有大批的福建籍行政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到臺灣工作,對臺灣光復初期的社會事業、經濟建設的恢復和發展起到積極作用。(來源:福建日報 作者: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教授 林仁川) 


  (責任編輯:清水)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