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在臺灣光復60週年之際
我們家在臺灣的南部,我的爺爺奶奶小時候經歷了日據時代。在臺灣光復五十週年的時候,在一曲《望春風》的淒美旋律下,奶奶回憶了當年日本統治臺灣的一段往事:
因中日甲午戰爭失敗,日本霸佔了臺灣,從此臺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在日本高壓統治及奴化政策下,臺灣人民過著次等公民的生活.很多人被拉去南洋做軍夫,當年南部的臺灣百姓也免不了這樣的命運,隔壁的叔公被抓到南洋當軍夫之後,家人們整天提心吊膽,過著一種“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的生活,因為當時一有消息,除了往來信件,另外就是犧牲的通知,所以,一般人比較擔心接到親人的消息.
日據時代,臺灣人在受教育方面也有一定的限制,只允許並且鼓勵就讀農業以及醫學,所以很多長輩都是學醫或是學農業出身的。日本統治者視臺灣人次等公民,強迫上日本學校,以日本教官來教書,臺灣老百姓連次等公民搞不好都算不上。
另外,美軍也經常到臺灣上空進行轟炸,每到轟炸的時候,奶奶他們就會躲到防空洞底下,等到轟炸過後才收拾殘破的屋子以及莊稼,所以,當時臺灣百姓過的日子相當辛苦,可以説,跟祖國大陸人民一樣積極開展各種不同形式的抗日活動,這一點,兩岸老百姓是有共同的情感的。所以,據他們回憶,當年臺灣光復的時候,大家都無比的雀躍,等待著回到祖國大陸的懷抱,他們説,那是一種很真誠的﹑相當殷切的期盼,家家戶戶放鞭炮,張燈結綵,舞龍舞獅慶祝,好不熱鬧!
所以,我的爺爺奶奶經常教育我的父親母親,並且在我小的時候,也經常以親身的經歷講述並且告誡我們:現在大家雖然擺脫了殖民統治,過上了好生活,但是一定要時刻牢記當年辛苦的日子,並且要世世代代地告誡子孫們不可以忘記這段歷史!
作為臺灣學子回到了祖國大陸學習,發現這裡對於這段歷史所表現出的一種重視,讓身為臺灣百姓的我們,確實感到心裏相當滿足。作為到祖國大陸學習的臺灣學子,應當可以體認到,現今之所以有這麼多臺灣學生到大陸來求學,就是認為兩岸應當在和平的基礎上多多促進兩岸交流,這也是作為兩岸中國人的一項重要使命,並且現在已經是和平年代,在國力日漸強大,神舟六號升空的同時,伴隨著兩岸政黨以及民間的正面交流所帶給兩岸老百姓實實在在的實惠,我相信,只有祖國的強盛才能得到國際社會的尊重;也只有兩岸統一,祖國才能真正強大,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 林承鐸 臺南縣人 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清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