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長春8月16日電(記者周長慶、張穎) “東北抗日聯軍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同強大的日本侵略者展開了長達14年之久的艱苦卓絕、氣壯山河的殊死搏鬥,殲敵18萬餘,牽制敵軍76萬之眾,有效地阻止了日本關東軍入關,為全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全國紀念抗戰勝利60週年之際,東北抗聯史專家劉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寇侵略中國東北後,東北人民一直沒有停止對侵略者的戰鬥,其中尤以楊靖宇等人領導的抗日聯軍為代表。”
今年52歲的劉賢目前在吉林省白山市《長白山日報》社工作,是最權威的楊靖宇事跡蒐集整理者。她1982年至1985年在靖宇縣史志辦公室工作期間,足跡遍及全國九個省、市、自治區,找到了很多抗聯老戰士、與抗聯作戰的敵人(包括抗聯叛徒)、與楊靖宇有過接觸的知情人等。有十幾個重要的知情者,在接受她採訪後不久就離開了人世。劉賢先後發表有關楊靖宇和抗聯的研究論文40多篇、新聞作品30多篇,出版了《長白山抗聯鬥爭史》《抗日名將楊靖宇》等專著。
劉賢説,東北抗聯的艱苦抗戰是常人難以想像的,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孤軍奮戰,外無援助,內無給養;二是敵強我弱,力量對比異常懸殊;三是惡劣的自然環境和日寇的殘酷討伐圍剿,加劇了抗日鬥爭的艱苦。特別是1938年以後,日寇調集了大批兵力對抗聯進行頻繁的大討伐。在叢山密林中,在冰天雪地裏,有時戰士數日吃不到糧食,只能以野菜、草根、樹皮充饑,喝雪水解渴,經常處在饑寒交迫的境地與數倍于己的敵人週旋苦鬥,餓得皮包骨,還堅持與日偽軍頻繁作戰,餓死、凍死和戰死者不計其數。
劉賢説,楊靖宇是東北抗日聯軍的代表和東北抗日鬥爭的旗幟。1936年7月,他擔任了東北抗聯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委、第一軍軍長兼政委,活躍在吉林東南部和遼寧東部,經常出其不意地給敵人以沉重打擊,使日偽軍聞風喪膽,稱楊靖宇為“滿洲治安之癌”。在敵人採取“集家並屯”“保甲連坐”經濟封鎖的艱苦條件下,楊靖宇和抗聯一路軍戰士以長白山大森林為家,頑強戰鬥;在敵人以“割讓東邊道給抗聯單獨管轄”的利誘面前,楊靖宇意志堅定,矢志不渝;在敵強我弱、力量懸殊條件下,他百折不撓、舍生取義,最後以身殉國。
抗戰勝利後,彭真同志深有感觸地總結説:“我們共産黨20多年領導的革命鬥爭中,有三件最艱苦的事。第一件: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第二件:紅軍長征後,南方紅軍的三年遊擊戰爭;第三件:東北抗日聯軍的十四年苦鬥。”抗聯將領李延祿也曾對劉賢説,紅軍長征只進行了一兩年,而東北抗聯十幾年來則是年年爬雪山,天天過草地。
在廣袤的白山黑水,從1931年冬到1937年,共産黨領導的抗日武裝由最初的三千多人的十幾支反日遊擊隊逐步發展到擁有三萬多人的11個軍,歷經數千次的戰鬥,殲滅了大批的日偽軍。據不完全統計,從1931年到1945年“8?15”日本投降,抗聯共消滅敵人18萬多人。
劉賢説,東北抗聯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歷史作用,同時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到最後,抗聯部隊人員減少到不足兩千人,許多優秀指戰員為國捐軀,僅師以上幹部就有100多人戰死疆場。其中將軍以上幹部就有20多人,如楊靖宇、趙尚志、王德泰、魏拯民、陳翰章等。他們是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梁,永遠值得我們緬懷。
(責任編輯:齊曉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