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原臺灣少年團團員高仲明:統一是臺灣同胞之福

  時間:2005-10-23 10:11    來源:     
 
 


     新華網北京10月22日電(記者陳斌華)八年抗戰期間,中國抗日武裝中有這樣一支特殊的隊伍:剛組建時只有6個小朋友,最多時發展到60多人,成員都是臺胞,平均年齡十來歲,這些“娃娃兵”穿著不合身的軍裝,在浙贛閩三省有聲有色地進行抗日宣傳……這就是由臺籍抗日誌士李友邦組建的臺灣少年團。

     在臺灣光復60週年之際,記者採訪了現定居北京的臺灣少年團早期成員高仲明。高仲明1929年生於臺北縣,8歲時隨不堪日本殖民者“欺負”的父母遷居福建,在設于崇安的“臺民墾殖所”墾荒。1939年2月,李友邦招募福建一帶的臺胞,在浙江金華組建抗日武裝臺灣義勇隊,同時成立了臺灣少年團。組建少年團的目的,是在臺灣少年中從小建立愛國復臺的思想,用各種形式廣泛動員臺灣同胞參加抗日活動。1939年10月,少年團獲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批准。

     “少年團剛開始時只有6個小朋友,都是隨父母到金華參加義勇隊的。我是1940年到金華加入少年團的,當時共有16名團員,最小的9歲,最大的也就15歲,平均12歲。”高仲明回憶説。

     金華是當時浙江省的抗日力量會聚之地。高仲明和團友們住在金華東關外一個祠堂裏,沒有薪水,吃穿用採供給制,穿的軍裝都是不合身的。在艱苦的條件下,這些臺灣少年一邊學習文化,一邊苦練舞蹈、歌唱、快板書等宣傳基本功。

     “有演出的時候,我們就打著團旗,一路唱歌步行到目的地。”高仲明説。臺灣少年團的足跡遍及金華城鄉、浙東前哨、贛北皖南、閩南沿海和閩西龍岩一帶。“除了一次坐火車外,我們每一次出去演出都是步行,有時到一個地方要走兩、三天,日夜趕路。”高仲明説,“除了跳舞、説快板、唱歌,我們也講臺灣同胞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的悲慘遭遇,讓大陸同胞知道不只是他們在受日本侵略者迫害。”

     臺灣少年團的演出、講述,極大地激勵了當地軍民打敗侵略者、收復臺灣的抗日熱情,受到熱烈歡迎。“每到一個地方,老百姓都把門板卸下來給我們搭舞臺,演出用的燈也是當地提供的。”高仲明説。這些十來歲的少年有時還要到前線,發揮會講日語的優勢進行“喊話”,以瓦解敵軍。

     在抗日宣傳的過程中,這些臺籍少年始終牽掛著故鄉和親人。“我們到每個地方還要刷標語,標語很多,但總是有一個響亮的標語,那就是‘保衛祖國,收復臺灣’。”高仲明説。

     高仲明刷的標語有一天終於變成了現實。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當時,我們高興得都哭了,連蹦帶跳的。高興過後,心急如焚,恨不得馬上回到臺灣,天天盼著能搭上回臺灣的船。”高仲明説。

     1945年10月,高仲明一路顛簸地乘船到達高雄。回憶上岸那一刻的心情,他説:“特別高興,特別高興!”他説,當時島內鄉親都對回到祖國懷抱感到十分喜悅和興奮。

     臺灣少年團在臺灣光復後回到臺灣,1946年初,這支中國抗日史上獨特的隊伍正式解散。

     回臺後,高仲明當過報紙編輯、臺灣省教育處辦事員。1949年,他離開臺灣來到北京,在華北大學學習一段時間後,到北京電影製片廠新聞處工作,從事新聞紀錄片的編導工作,1991年離休。40多年中,他拍了將近200部紀錄片,獲得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津貼。

     回顧自己的人生歷程,高仲明説;“我人生的亮點在於參加了抗戰。臺灣光復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沒有抗戰的勝利,是不可能實現的。這個成果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國人民浴血奮戰而得到的,真是來之不易啊!”

     他説:“從我的經歷就可以看出,臺灣同胞與祖國的命運是緊緊拴在一起的。60年前,統一是臺胞之福;60年後,我覺得仍然是,以後也是,永遠都是。”(完)



  (責任編輯:清水)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