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十六歲參加解放軍 日本女士山邊悠喜子的中國情

  時間:2005-09-20 09:41    來源:     
 
 


現年76歲的山邊悠喜子

    中新網9月19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60年前,16歲的日本女士山邊悠喜子參加了中國東北地區成立的“民主聯軍”。隨後她跟隨這支“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整整8年時間,走遍了全中國。

  ■“沒有部隊那麼安全的地方”

  山邊悠喜子1941年隨父親來到中國遼寧的本溪。1945年8月蘇聯的參戰給在東北的日本人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的統治者變為戰敗者,“戰無不勝”的關東軍早早就逃走,當地日本成年男子都被徵用去了前線,而身邊沒有男人的日本婦女老幼不知道如何活下去,只好在當地成立的“日本人居留民會”互相幫助。

  1945年12月,僅僅16歲的山邊悠喜子通過居留民會得知中國民主聯軍徵集隨軍人員不論國籍的消息後,“為了吃飯,為了生存”報名參軍當了隨軍護士。

  當時山邊悠喜子的家人也勸她參軍,她的父親説,“這個軍隊與其他的軍隊不同,雖然外表上衣衫襤褸,但很得民心,不會害你”。當時山邊悠喜子所在的本溪日本人女子高中,學生都受到過簡單的包紮等急救醫療訓練。山邊悠喜子參軍後才知道,包括她的同學在內有幾十名在本溪的日本人都參加了民主聯軍。

   “本來以為只是幾個月就能回家,可是部隊裏吃得飽,生活也快樂,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了。”山邊悠喜子説。

  山邊悠喜子在解放戰爭開始後隨部隊移遷,親眼目睹了以中國農民為首的老百姓多麼地支援解放軍,慢慢地了解了它的真正意義。她説:“農民睡在炕上,戰士睡在地上。農民主動提供糧食,部隊保護農民,翻身鬧革命。我們無論走到哪都受到了熱烈的歡迎,跟那些傲氣的日軍完全不同,這確實是人民的軍隊。”

  “部隊內部也非常民主。每次戰鬥前,指揮員都與戰士開會,講戰鬥的意義及研究如何部署。戰士們也因此積極參加戰鬥,非常勇猛。戰鬥結束後總是開會總結經驗,提高自己的戰鬥力。部隊還經常開訴苦會,宣傳革命道理,使我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山邊悠喜子説。

  山邊悠喜子從本溪隨軍南下,一直打到廣州。後來因全國已解放,上級決定讓她們復員。1953年3月,山邊悠喜子坐船回到日本,時隔8年與父母再會。

  她説:“當時我對部隊有感情,認為那次回日本只是暫時的,見父母后本打算馬上回中國。可是因要贍養我的父母,客觀條件不允許,所以只好留在日本了。”

  ■“尊重對方的尊嚴是友好的基礎”

  1984年,已經退休的山邊悠喜子決定再去中國。她説:“我要重新學習歷史。在日本學校教的歷史和歷史真相不同。”

  山邊悠喜子在得知她在部隊時的指導員在長春任白求恩醫科大學副校長後,馬上赴長春找他,並擔任了該大學的日語教師。

  山邊悠喜子説:“學生們非常熱心,一下課就到我宿舍來問日本的這事那事,要全面了解日本。他們還一針見血地指出:‘為什麼先進國家的日本還存在外國軍隊呢?’這個問題令我深思。”

  當時一家報紙介紹了日本作家森村誠一所著、揭露731部隊的《惡魔的飽食》,山邊悠喜子就開始關心有關731部隊的最新線索。

  1990年中國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決定詳細調查“東北淪陷14年史”,有關人員要結團在吉林、黑龍江、遼寧、寧夏等地進行考察日本侵略歷史。山邊悠喜子馬上報名要求參加調查,得到了中方同意。

  參加調查的山邊悠喜子親眼目睹了日軍所進行的慘不忍睹的罪行證據,並得到了受害者的珍貴證言。“當初是我要知道歷史的真相。可是只有我一個人知道的話,就對不起那些提供證言的人”山邊悠喜子説。

  山邊悠喜子回到日本後,開始社會活動,揭露731部隊等日軍在中國所犯下的罪行。她與其他人一起成立了“731部隊展覽實行委員會”,向日本老百姓介紹731部隊為細菌戰進行人體實驗等罪行的證據和證言。還翻譯了《日本的中國侵略和毒氣武器》等書,向日本人講述了中國人的受害情況。

  山邊悠喜子非常關心中國勞工起義而被殺害的“花岡事件”,對事件中心人物耿諄在日本的損害賠償官司以及日本人對此所表現的態度非常關注。山邊悠喜子説,“日本人認為用錢就可以解決問題。一些支援受害者的人也傲慢地認為是他們的幫忙才有此結果。日本人沒有尊重受害者的尊嚴”。

  山邊悠喜子最近又翻譯了中國作家旻子的《尊嚴》,書中強調稱“我們應該尊重受害者和遺族的感情,重新考慮怎樣才能夠恢復受害者的尊嚴。”

  山邊悠喜子説:“我忘不了參軍時中國指導員講的‘不患貧,而患不均′那句話。不了解對方的心情,就沒有友好基礎。我們互相平等才有真正的了解和友好。現在的和平來之不易,日本年輕一代人應該深知這個道理。”


  (責任編輯:清水)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