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專題首頁 親歷與訪談 紀念活動 本網特稿 重要言論 文獻回顧 評論研究 海外聲音 對話商談 經貿交流 文化交流 臺灣記憶 歷史逸聞 圖片
 
 
字號:
王津平:“兩岸和平統一是我的理想”

  時間: 2008-12-03 14:37     來源: 臺胞之家     
 
 

 

  “我是臺灣的中國人,也是中國的臺灣人”,62歲的王津平這樣介紹自己。出身於臺北的王津平,自1975年從美國留學返臺後,先後任教于淡江大學、臺灣世界新聞大學。

  2008年,大概是王津平往來海峽兩岸最頻繁的一年,從四川賑災、觀看奧運會、到北京參加國慶59年招待會,大陸發生的一切都令他感同身受。

  想到北京過退休生活

  “早在1979年,大陸發出《告臺灣同胞書》之後,我就開始踏上祖國大陸,應該是較早到大陸的臺灣人”。

  王津平津津有味地回憶起最初到北京時的印象。“那次,我住在北京西邊的西苑飯店。在我走進飯店頂層上的旋轉餐廳時,左邊聽到鄉音,是臺灣來的一堆兒人,再走一步,右邊又是講閩南話的人。好親切啊。用閩南話講,就像是走自家的廚房一樣。”

  北京的一切讓他感到新鮮和歡喜。街上汽車稀少,在城鄉接合的地方有“嘚、嘚”的馬車不時駛過。長安街上特有的寧靜氛圍,道路兩旁樹蔭下,老人們談天説笑、含飴弄孫的情景,竟讓王津平不由得産生了退休後到北京頤養天年的念頭。

  “沒有想到,這才過多少年,北京就換了新面貌了,車子多到擁擠堵塞的地步,長安街也變成了花園大道。”王津平説自己見證了北京的變化。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更讓王津平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國際化,“那些志願者講著流利的英語,落落大方,充滿了自信,真的體現出了泱泱大國的氣度。”其中,最讓王津平感慨的是“和諧無所不在”。

  與《中國建設》的一段淵源

  “人嘛,從感性的開始才會理性的思考。” 王津平説,1972年,他去美國留學,專門研究當代美國文學。“這期間發生了影響我一生的事情,那就是,看到了大陸的《中國建設》雜誌(本刊的前身——作者注)”,説到這兒,王津平的眼睛裏閃爍著光芒。“雜誌的圖片和文章很吸引人。我從《中國建設》了解到了祖國的發展變化。當我看到雜誌的創辦人是宋慶齡時,更是愛不釋手。”

  “我非常崇敬宋慶齡女士,我永遠不會忘記,在抗戰時期,宋慶齡和她的姐妹們在重慶播音的故事。她們一邊抱著兒童,走過正在被轟炸的重慶的瓦礫堆,一邊告訴聽眾,‘您們聽,這就是日本帝國主義的轟炸機,他們殘殺我們的兒童’。”王津平激動地説:“這聲音,足以讓全中國和全世界人民動容!宋慶齡如此愛護中國的孩子,實在太偉大了!”

  懷著這樣的敬仰,年輕的王津平幾乎每月都迫不及待地等著新雜誌的到來。只要有一期看不到,他就會到處找,到處問,“誰拿去了,怎麼不見了?”從1972年到1975年的三年留美生涯,王津平整整看了3年《中國建設》。“看這本雜誌,讓我看出感受和心得。這本雜誌賦予了我一種新的思維方式。我對祖國大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對海峽兩岸有了思考。”

  闖進張學良的生活

  1975年,被王津平認為是自己一生中“最重大的轉折”。在美國,他從英文以及英文原版的大百科全書中看到了中國現代的歷史,以及百年中國落後的原因。“因此留美結束後,我決定回臺灣,為祖國的和平統一做些事情。”

  1988年,王津平與人一同發起成立的“中國統一聯盟”,簡稱“統聯”。在這個團體內,集合著不同政治背景和身份的人士,但大家有一個共識:海峽兩岸都是中國人,兩岸同屬於一個中國,堅決反對“臺獨”、反對分裂。

  在反對“臺獨”的活動中,王津平曾經被“臺獨”分子打傷。但是,這並沒有動搖王津平的追求。“這條路走下來,大概與我的家庭背景和小時的經歷有關係”。

  “古人云,覆巢之下豈有完卵。沒有國,哪有家?”王津平不會忘記年少時的情景:父親帶他到海邊玩,在沙灘上畫了一個大大的中國地圖,然後,父親抓住王津平的小手,指著地圖,一遍遍地教他“這裡是北平、這裡是天津,我給你起的名字就是天津的‘津’、北平的‘平’,你要記住這個地方。”王津平説,也就是在那時,西安、泉州等地名,以及整個中國的地理概念深深地刻在他的腦海裏。

  而一件奇人奇事,也給王津平留下永恒的記憶。

  一天,在王津平家的花園,他看到隔壁的房子裏,有一個英俊瀟灑的人捧讀一本書,他好奇地走過去,問那人看的是什麼書,那人拿起他的小手,在手心裏一邊寫一邊説:“是《明史》。明是日、月、明。日,是太陽。月,是月亮。”還畫出一個月亮,王津平一下子看懂了。説著,王津平下意識地看了看手,“我現在的手上還有暖和和的感覺。當時我只有5歲。”

  那個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張學良。“大陸出版的一本張學良的傳記中寫道,‘在他(張學良)幽閉的日子裏,隔壁的小孩兒闖進他的生活’。而那個小孩就是我。”

  “就這麼巧,我童年的時候,無意中就接觸到了這些東西。”王津平堅持認為,他比一般人幸運,儘管小時候並不曉得海峽兩岸是怎麼回事,但是這些經歷促成他日後堅持為祖國統一而努力。


  讓年輕人了解祖國大陸

  在王津平看來,海峽兩岸交流中有三個浪潮是誰都擋不住的。

  第一個,是臺灣老兵返鄉探親。那時,從大陸來臺灣的老兵們經常眼巴巴地眺望海峽對面,“我的家在對面,但是回不去”。老兵們“我要回家”的呼喚,讓他下決心推動這件事。

  很快,臺商能夠到大陸辦廠,尋找到了企業的第二春。

  第三個,是臺灣的學生到大陸唸書。大陸成了臺灣同胞尋找發展的地方。

  1998年,王津平首次帶領40多個臺灣青年學生到大陸踏上了“閩南文化尋根之旅”。他們走訪了北京、西安、洛陽、泉州、廈門等地。一路上,教授們在搖搖晃晃的車子上當場講課,學生們個個聽得全神貫注。在時空交錯中,大家彷彿走進了5000年中華文明的歷史隧道中。一切顯得那樣陌生而熟悉。

  “我告訴你一個鏡頭,我們在黃帝陵軒轅廟舉行了莊重的祭祖儀式,幾乎所有的人淚灑黃陵,我寫了自己有生以來第一次公開發表的詩《祭黃陵》。那次,中央電視臺分四次才把節目播放完。”在王津平看來,這一趟探源尋根之旅,意義深遠,“我們獲益匪淺——學到了不少東西,更感到祖國的偉大。我們尋到了自己的根,我們都是龍的傳人,我們都屬於這裡!”

  在這之後,王津平及他所在的中國統一聯盟,展開了一系列推動臺灣年輕人了解祖國大陸的活動,開創了兩岸交流的許多個第一。例如,為使中小學教師教授巴蜀文化儲備必要的知識背景,組織了第一個臺灣教師訪問團,第一次去看熊貓,參觀兵馬俑、三星堆、都江堰、九寨溝等;舉辦大陸西部歌王王洛賓在臺灣的第一場演出等。

  王津平説他喜歡抗戰時候的一首詩:“假如把自己當作一顆珍珠,就有被埋沒的痛苦,何不把自己演化為泥土,讓眾人踩出一條道路。”在他看來,路要越走越寬,自己這一代的努力,要成為下一代的沃土和養料。

  惦記災區的女兒

  四川地震讓遠在臺灣的王津平異常揪心。2008年7月8日,王津平帶領“2008年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重慶分營”來到重慶腫瘤醫院護理來自地震災區的傷員。

  傷口上還打著鋼釘的災民,見到遠道而來的臺灣同胞,高興地與他們聊天。他們在災難面前所表現的勇氣和對生活的樂觀態度,震撼著王津平。當聽説隔壁有個“微笑天使”時,王津平急切地過去,原來是個眼睛大大的微笑著的女孩子。聽醫生介紹,她的雙腿在地震中被砸傷,必須截肢。為了不讓爸爸媽媽傷心,她反而説服他們同意截肢。在做手術的時候,她沒有掉一滴眼淚。“我們去的那天,正好是‘微笑天使’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

  當得知女孩子的名字叫王麗時,王津平不禁大呼一聲“啊,跟我女兒一樣!”全場的人趕緊説,趕快叫“乾爹!”王麗很自然地叫王津平“乾爹!”“我忍不住就把她抱起來了。乾爹會照顧你一輩子!”恰巧王津平的兒子王正也是營員,在一旁馬上説:“我年紀比你大,你就是我的幹妹妹了,我就是你的幹哥哥了”。王津平告訴王正,要好好跟妹妹學習,她能微笑著面對災難,説明她靈魂美好。“我希望如此美麗的笑容不僅要奉獻給父母和親人,也要奉獻給社會。”

  離開四川災區以後,王津平心裏開始醞釀一個計劃,“通過中華基金會,想辦法在四川辦個農業基地,鼓勵願意來四川的臺商投資。”

 
編輯: 賀晨曦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