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挑起了蓄謀已久的盧溝橋事變,發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駐守盧溝橋的國民黨第二十九軍奮起抵抗,全國性抗日戰爭爆發。盧溝橋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和中國全國性抗日戰爭的標誌性事件,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在東方的爆發點”。
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日本政府迅速向中國大批增兵,擴大侵略戰爭。日本侵略軍很快侵佔我北平、天津等重要城市,並沿平綏、平漢、津浦鐵路向我華北腹地大舉進攻。在裝備精良、氣焰囂張、野蠻殘暴的日本侵略軍的進攻下,國民黨軍隊的抵抗很快陷於失敗,大片國土淪于日寇鐵蹄之下。日本侵略軍所到之處,燒殺淫掠,無惡不作。我同胞家園被毀,生靈涂炭,流離失所。緊接著,8月13日,日本侵略軍又在上海燃起戰火,國民黨軍奮起抵抗,在上海組織淞滬會戰。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急的關頭。
1937年7月8日,盧溝橋事變第二天,中共中央發出《中國共産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號召:“全國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我們要求立刻給進攻的日軍以堅決的反攻,並立刻準備應付新的大事變。”“全中國同胞,政府與軍隊,團結起來,築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抵抗日寇的侵掠1“全國人民武裝保衛平津,保衛華北!不讓日本帝國主義佔領中國寸土!為保衛國土流最後一滴血1
同日,毛澤東與朱德、彭德懷、賀龍、林彪、劉伯承、徐向前等紅軍將領聯名致電蔣介石,要求實行全國總動員,收復失地,堅決抗戰,並請纓殺敵:“紅軍將士,願在委員長領導之下,為國效命,以達保土衛國之目的。”7月9日,彭德懷等9名紅軍將領暨全體紅軍指戰員再次通電全國:“當華北危急存亡之緊要關頭,敬敢籲請我國民政府迅調大軍增援河北,勿使忠勇之二十九軍陷於孤軍抗戰,紅軍願即改名為國民革命軍,並請授命為抗日前驅,與日寇決一死戰。”北平、天津、保定等地的民眾和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群眾團體,紛紛動員起來支援在華北的國民黨第二十九軍的抗戰。上海及全國各地的群眾團體和各界民眾也紛紛動員起來,支援前線將士浴血殺敵,要求國民黨政府迅速對日抗戰。
7月13日,延安召開共産黨員和機關工作人員緊急會議,毛澤東到會講話,號召每一個共産黨員與抗日的革命者,應沉著地完成一切必需準備,隨時準備出動到抗日前線。
7月14日,毛澤東、朱德向彭德懷、任弼時等紅軍將領下達“十天準備完畢,待命抗日”的命令,要求紅軍各部隊隨時準備開赴華北抗日前線。同時,命令紅軍各路將領到陜西徑陽縣雲陽鎮集中,討論紅軍改編和開赴前線參戰問題,劉少奇受中央委託向紅軍將領傳達中央決定和紅軍的任務。同日,毛澤東在為中共中央撰寫的黨內指示中提出,當前我們工作的總方針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要推動國民黨蔣介石徹底轉變政策,促使其下決心進行抗戰;另一方面我們共産黨和紅軍自己要真正地準備一切抗日救亡的步驟。
7月14日至20日,毛澤東四次寫信和致電閻錫山,要求“密切合作,共挽危局”。同時,毛澤東指定張雲逸奔走于國民黨兩廣當局:“求得他們贊助堅決抗戰與國共合作的方針,求得他們開展愛國運動,積極救亡”。毛澤東還與張聞天致電葉劍英,要他與救國會及各方面聯繫,“請他們努力在外面與政府黨部及各界領袖協商,迅速組成對付大事變的統一戰線。惟有全國團結,才能戰勝日本。”
7月15日,中國共産黨代表周恩來、秦邦憲、林伯渠在到達廬山後將《中共中央為公佈國共合作宣言》當面交給蔣介石,要求儘快公佈,實現國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以團結和動員全國人民抵抗日本的侵略。同時,再次重申“五項要求”和“四項保證”,並就紅軍改編與國共合作等問題與國民黨繼續談判。
7月18日,延安抗日救國會召開援助平津抗戰將士群眾大會,毛澤東到會講演,“演詞激昂,聽眾均摩拳擦掌,熱血沸騰,願赴抗日戰場,與日寇決一死戰。”7月23日,毛澤東發表《反對日本進攻的方針、辦法和前途》一文,強調:中國共産黨人願同國民黨人和全國同胞一道為保衛國土流盡最後一滴血,反對一切遊移、動堯妥協、退讓,實行堅決的抗戰,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實現中國的自由解放。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陜北召開了著名的洛川會議,通過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制定了黨的全面抗戰路線和持久抗戰的戰略方針,指出:中國的抗戰是一場艱苦的持久戰,爭取抗戰勝利的關鍵,在於使已經發動的抗戰發展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會議確定紅軍的作戰方針是:獨立自主的遊擊戰,包括在有利條件下集中兵力消滅敵人兵團的運動戰,創造敵後根據地,建立起支援長期作戰的戰略支點。會議決定,為適應抗戰需要,加強黨對軍事工作的領導,增加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成員,由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彭德懷、任弼時、張浩、葉劍英、林彪、賀龍、劉伯承、徐向前等11人組成,毛澤東為軍委書記(實際稱主席),朱德、周恩來為副書記(實際稱副主席)。鋻於華北危急,洛川會議決定紅軍主力立即出動,進入山西抗日前線。
8月25日,根據與國民黨政府達成的協議,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周恩來發佈命令,將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為總指揮,彭德懷為副總指揮,任弼時為政治部主任,鄧小平為副主任,葉劍英為參謀長,左權為副參謀長。
八路軍下轄第115師、120師和129師三個師。第115師以原紅一方面軍為主編成,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政訓處主任羅榮桓,參謀長周昆,政訓處副主任肖華。第120師以原紅二方面軍為主編成,師長賀龍,副師長肖克,政訓處主任關向應,參謀長周士第,政訓處副主任甘泗淇。第129師以原紅四方面軍為主編成,師長劉伯承,副師長徐向前,政訓處主任張浩,參謀長倪志亮,政訓處副主任宋任窮。為保證黨對八路軍的絕對領導,中共中央決定由朱德、彭德懷、任弼時、張浩、林彪、聶榮臻、賀龍、劉伯承、關向應組成黨的前方軍分會,朱德為書記,彭德懷為副書記。同時,成立各師軍政委員會。
第115師作為八路軍出師抗日先遣部隊,改編前夕即于8月22日由陜西三原鎮出發,經韓城芝川鎮東渡黃河,迎著日本侵略軍的攻擊鋒芒,日夜兼程,挺進山西,于9月25日取得平型關戰役的勝利,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戰鬥志。蔣介石在致朱德、彭德懷的賀電中説:“25日一戰,殲寇如麻,足證官兵用命,深堪嘉慰。”上海職業救國會電賀八路軍:“貴軍受命抗敵,立奏奇功,挽西線垂危之局,破日寇方長之焰。捷報傳來,萬眾歡騰。”
9月2日,第120師在陜西省富平縣莊裏鎮舉行出征抗日誓師大會,朱德在會上號召全體指戰員英勇作戰,嚴守紀律,到敵人後方去,把人民群眾組織起來,武裝起來,開展遊擊戰爭,堅持持久戰,誓把日本強盜趕出中國去!隨即,該師整裝出發,東渡黃河,進入山西,並取得雁門關伏擊戰的勝利。接著,第129師于9月下旬由陜西省富平縣莊裏鎮等地出征,東渡黃河,進入山西,並取得夜襲陽明堡機場,炸毀敵機24架等一系列輝煌戰果。
9月3日,中共中央代表周恩來和彭德懷、徐向前等乘火車到達太原,與國民黨山西當局商談八路軍進入山西作戰的有關問題。
9月6日,八路軍總部在陜西涇陽縣雲陽鎮舉行抗日誓師大會。誓師大會由八路軍政治部副主任鄧小平主持,朱德率全體指戰員高聲復誦《八路軍出師抗日誓詞》:“日本帝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死敵,它要亡我國家,滅我種族,殺害我們父母兄弟,姦淫我們母妻姊妹,燒我們的莊稼房屋,毀我們的耕具牲口。為了民族,為了國家,為了同胞,為了子孫,我們只有抗戰到底!”誓師大會後,朱德、任弼時、鄧小平、左權等率領八路軍總部從雲陽鎮出發,乘木船東渡黃河,進入山西抗日前線。
與此同時,以劉少奇為書記、楊尚昆為副書記、彭真為組織部長的中共中央北方局,正確貫徹執行中央的一系列戰略方針,積極配合八路軍,動員和組織廣大民眾,實行全面抗戰。9月21日,朱德等率八路軍總部到達太原,立即同北方局主要領導同志一起,討論華北抗戰形勢和八路軍的行動方針。劉少奇在會上提出:華北有全部淪陷的危險,我們要廣泛地準備遊擊戰爭,擴大八路軍到擁有數十萬人槍的強大的集團軍,要建立起很多根據地,才能擔負起堅持華北抗戰的重大任務。
在中華民族最危急的關頭,中國共産黨人就這樣堅決地、義無反顧地承擔起歷史的重任,開始了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
(來源:新華網)
編輯:齊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