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攜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
字號:
工業經濟增速加快 企穩回升態勢更明朗

  時間:2009-10-28 10:00    來源:新華網綜合     
 
 

  據證券日報報道:“從前三季度運作情況看,我國工業經濟回升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逐漸增多,企穩向好的局面逐步得到確立。”在10月27日工業和資訊化部(下稱工信部)舉辦的2009年前三季度工業運作情況新聞發佈會上,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明確表示,“從具體反映的一些要素情況來看,從今年6月份以後整個工業增長出現了增速加快、經濟效益轉好、産品價格環比回升、節能減排取得新進展等一系列特點。”

  今年以來,在中央“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惠民生”所有計劃和政策措施的持續作用下,工業經濟運作扭轉了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增速大幅下滑的局面,工業經濟企穩回升態勢更加明朗,生産增速逐月加快。通報顯示,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其中7、8、9三個月分別增長10.8%、12.3%和13.9%。

  “在政府一系列擴張性的經濟政策刺激下,國內經濟止跌回暖的趨勢已經逐漸明朗化。經濟先行指標預示著經濟仍將繼續回升。”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黃桂田教授指出,“以及近期在東南沿海地區出現的民工短缺現象,反映出目前全球金融危機得到緩解,市場情緒漸趨穩定,消費需求開始增加。”

  儘管近幾個月來世界主要經濟體出現一些復蘇跡象,但是中國經濟面臨的外部形勢依然十分嚴峻。通報顯示,今年前9個月,中國外貿出口同比下降21.3%,其中9月份降幅為15.2%,儘管比上月明顯收窄,但外需不足的壓力仍然較大,外需大幅萎縮形成的缺口也很難靠國內市場消化。

  “中國經濟正處止跌回穩的關鍵時期,已呈現逐季回升的態勢,並且市場預期也在繼續增強,但是在經濟復蘇的過程中仍有不少的挑戰和風險值得關注。目前對內需的拉動主要還是依靠了政府投資,民間投資還沒有及時跟進。因此要把握當前的機會,及時啟動民間投資,從而形成良好的內生經濟增長機制。”黃桂田進一步指出。

  儘管産業發展總體向好,但是粗放式經濟發展模式未能改變,産能過剩這個困擾中國經濟增長的老問題依然突出,例如鋼鐵行業去年底産能已達到6.6億噸,目前在建的還有5800萬噸,過剩産能近2億噸;全國主要鋼材市場庫存增加,9月末比年初增長93%。

  “中國的産能過剩主要表現為結構上的過剩。”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張鐵剛認為,“目前,我國沒有産能過剩的直接統計數據,還沒有建立對産能過剩定性、定量的科學評價標準,只是依靠間接度量方法統計産能過剩,因而要客觀看待産能問題,必須在充分認識緣于理性競爭決策行為而産生的部分行業的産能過剩現象客觀現實存在的同時,積極推進經濟平穩較快的增長。”

  對此,朱宏任也表示,四季度,工業和資訊化領域將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堅持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主線,鞏固和發展工業經濟回升向好的運作態勢,繼續落實好“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所有計劃和政策措施,把調整結構擺在更重要的位置。(記者 馬紅雨)

 
編輯: 肖燕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