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珠海9月22日電(記者張愈升)這是一個獨特的農場,它的名字叫“花蓮農場”,所有農作物品種幾乎都來自臺灣——臺灣水稻,臺灣霧蓮、火龍果、番石榴等應有盡有。就連農場的名字也取自臺灣花蓮縣。
如此“臺灣式”的農場,投資者是臺灣花蓮縣農民盧博文。他早在1989年“進駐”中山,是臺商投資中山農業的第一人。
走在這個農場,如走進臺灣農業的大觀園。每年都有不少人慕名而來參觀或購苗回去種植。“僅芒果,我這裡就有六七十個品種。”盧博文説,“我的目標就是把臺灣最好的品種都帶到中山。”
盧博文來中山之初,原想最多呆5年,主要種植臺灣的黃肉西瓜供應香港。但想不到,這一呆就是17年,個中原因正是因為水稻。
當初來中山工作生活期間,盧博文感覺大陸有些大米口感欠佳。他想到臺灣的大米很有名,決心引進臺灣水稻在中山種植。“我身為中國人,有責任為祖國的糧食生産做出一點貢獻。”
經過多年努力,花蓮農場的“臺稻A101”目前開始在湖南、江西等地區試種,畝産量在500公斤以上。盧博文正和湖南郴洲有關部門合作,建立大米加工基地。現僅郴洲就有上萬畝臺灣稻的種植。
“只要一個加工廠開工,單在湖南我們就會種上1.33萬公頃以上,除銷售大陸,還可以返銷臺灣或香港。”今年年過六旬的盧博文對前景充滿了信心。 在中山17年,盧博文早就融入了當地社會,能聽懂廣東話和石岐方言,有時還可以説上幾句。他告訴記者,在中山生活多年,當地人早已不把他當外地人。他自己也沒有“外地人”的感覺。
逢年過節,當地政府都會組織盧博文等臺商協會會員聯誼,通報相關情況,或到府慰問等。農業部門每年都要拿出一定的支農資金和物資提供給他。碰到災害天氣,中山有關部門會及時到現場過問他的生産生活情況。“我在中山搞農業很開心。”盧博文高興地説。
盧博文的“帶路”,揭開了臺商投資中山農業的序幕。目前,有20家臺資農業企業活躍在中山,不少臺灣優良農産品得到大面積種植推廣。 來源:新華網
編輯:芳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