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通過我們試驗區良種繁育技術的推廣,農民養的豬每公斤高出市場價格1.2元左右,種的甘蔗每畝要多收益200多元。農民們嘗到了科技養殖的甜頭,引進和試用農業新品種的積極性大大提高。”8月21日,記者一行來到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採訪時,試驗區工委書記賴榜轟興奮地向記者介紹説。
據了解,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成立一年多來,發展勢頭良好,在構建桂臺農業合作交流平臺、吸引臺商投資,以及加快玉林農業現代化發展等方面的作用逐漸凸顯。賴榜轟告訴記者,試驗區工委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先後接待臺商經貿考察團30多批,共800多人次,落戶試驗區的臺資企業從20家增加到37家,投資額達23.21億元。
搭建平臺,規劃先行。圍繞“高層次交流、高技術引進、高端産品培育”的目標,試驗區按功能分區劃為核心區、示範區和輻射區。其中,核心區是試驗區的近期建設重點,包括在玉州區茂林鎮建立桂臺農業合作交流服務示範園、在博白縣龍潭鎮建立臨海高科技産業園,以及在興業縣龍安鎮建立臺灣農民創業園。日前,一些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高科技電子産業、農産品加工等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之中。
內容豐富,體系完善。試驗區積極推進的“三大體系”和“一個基地”建設,即良種繁育體系、農産品加工體系、支撐服務體系,以及標準化生産基地,集良種繁育、生産示範、農産品配送加工,以及生産服務等於一體,初步構建出一個現代立體農業生産網路。
紮實推進,開局良好。廣西兩岸産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組建,該公司作為試驗區資産管理、項目建設和融投資的平臺,承擔試驗區內基礎設施建設和産業開發任務;試驗區科技産業園項目已正式動工,一期工程總投資9600萬元,計劃年內建設標準廠房10萬平方米;玉林兩岸農業合作研究院成立,作為試驗區的主要技術支撐,將成為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人才小高地建設的核心。同時,玉林兩岸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農産品市場、倉儲物流中心等建設也正穩步推進。
在加快科研、示範和標準化生産基地建設方面,試驗區通過採用“政府扶持、臺商經營、市場運作”的方式運作,以農作物良種繁育、種植、示範、推廣為主,已成功引進和種植了臺灣優良水果品種40多個,成立了臺灣福昌種豬繁育基地、特種水産生態養殖示範基地等6個農業種養示範基地。此外,試驗區花卉基地三期工程、北流綠滿地提子基地、福綿臺灣甘蔗新品種繁殖基地也正在加快建設。
試驗區的蓬勃發展也惠及當地農民,通過良種繁育技術的示範、推廣,農民的産量提高了,收益增多了;一些農副産品加工企業向農民下“訂單”,解決了農民“賣難”的後顧之憂;政府為農民工提供“工教結合”的免費培訓,通過把職業技校的崗前培訓和在崗企業培訓結合起來,將“農民”變“工人”,讓農民在自家門口“上班”。
玉林市委書記文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推進桂臺經貿合作交流中,玉林市將以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為平臺,通過不斷完善試驗區的規劃佈局、基礎設施以及落實國家對試驗區的優惠政策,吸引臺商臺資到玉林投資創業。據悉,在籌備第三屆桂臺經貿合作交流會期間,玉林市加大項目招商力度,截至目前已簽約項目30個,項目總投資額近3億美元,另外還有4個項目正在洽談之中。(記者 周紅梅)
來源:廣西日報
編輯:芳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