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發射在即 航太專家解讀其六大特點

時間:2011-09-22 16:11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訊 據報道,舉世矚目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目前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將於最近發射升空。雖然具體的發射時間仍未有官方説法,但是公眾一直對其保持了較高的關注度。在以往的媒體報道中,多次提到,“天宮一號”只是空間站的雛形、是試驗性空間站。那麼試驗性空間站有哪些特點?它和其他國家的空間試驗站有何不同?未來,我國的空間站如何發展?針對這些熱點問題,8月23日,科技日報記者專訪了我國航太專家龐之浩。

  “天宮一號”是建造空間站的重要前提和技術保障

  據報道,“天宮一號”並非真正的空間站,而是用於試驗我國未來空間站項目所需技術的首個太空試驗平臺,目的是為此後我國建設空間站做準備。

  回望蘇、美及歐洲航太局的空間站發展歷程,均為先研製試驗性空間站、再建造其他空間站。龐之浩認為,研製試驗性空間站是建造空間站的重要前提和技術保障。

  龐之浩告訴記者,試驗性空間站和其他空間站是兩種既有聯繫又有明顯區別的載人航太器,它們在任務目標、功能規模、技術指標、資金投入和研製週期等方面均有不同之處。

  據了解,試驗性空間站是為發展其他空間站,從運輸器過渡到載人航太基礎設施的試驗性航太器;而空間站指可供多名航太員巡訪、長期工作和居住的載人航太器。

  “天宮一號”在壽命、對介面等方面不同於其他空間站

  結合國外試驗性空間站和其他空間站的發展,龐之浩指出,兩者之間主要存在六大區別。

  “首先,試驗性空間站在軌壽命通常低於5年,而其他空間站可達5至10年,或者更長。”他説。

  其次,試驗性空間站的規模較小,對介面也少,沒有擴展能力。而其他空間站至少有2個對介面,能同時對接載人運輸器、貨物運輸器或專用實驗艙。

  三是試驗性空間站上的航太員一次在軌時間較短,一般是幾十天。而其他空間站上的航太員一次在軌時間大多為百天以上。

  此外,兩者的區別還體現在:試驗性空間站上的燃料和消耗品原則上要一次帶足,其他空間站則是用貨運飛船定期進行多次補給;試驗性空間站上的有效載荷設備很少更換,但其他空間站可多次更換和增加實驗儀器;試驗性空間站上的航太員一般不進行航太器的維修工作,只進行試驗、訓練等,而其他空間站上的航太員要經常進行維修工作。

  “簡言之,試驗性空間站的各方面要求均比空間站低,因而技術難點少,比較容易研製。”龐之浩説。

  談及“天宮一號”,龐之浩表示該飛行器與國外試驗性空間站在功能和用途方面有相似之處,但品質較小,約為8噸,而國外試驗性空間站都為20噸級以上,因此稱其為簡易“空間實驗室”更加合適。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