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太四院造就“天宮一號”安全屏障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發射升空,開啟了我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承擔神舟系列飛船結構密封件研製生産任務的航太四院42所,為“天宮一號”專門量身定做了全套的結構密封系統,為未來航太員在“天宮一號”的工作和生活打造了一道可靠的安全屏障。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航太四院42所就瞄準國家空間技術發展,開展了國家863課題“空間飛行器動靜密封材料”的研究,研製出的密封材料符合歐空局及美國宇航局空間材料篩選標準,達到國外同類材料先進水準。在我國前期載人航太工程的歷次飛行中,42所承擔了“神舟”飛船所有艙體密封件和“飛天號”出艙航太服橡膠件等研製生産任務,先後為總體單位提供了萬餘件産品,一次性檢驗合格率100%,確保了歷次飛行任務的圓滿完成。艙體結構密封件,是航太飛船、空間站等艙體結構密封的關鍵部件,對隔離艙體與外層空間、支撐宇航員安全獨立的生存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把“神舟”飛船比作一隻往返于天地之間的運輸船,則“天宮一號”就是建在太空的一個“房子”,是未來航太員在太空工作、生活的“太空家園”。相比於以往飛船密封件,“天宮一號”密封件留軌運作時間更長,産品規格更多,安全性、穩定性要求更高。“天宮一號”是未來航太員工作、生活的“太空家園”,必須要保證艙內壓力、溫度、濕度、氣體成分等人體生存條件。“天宮一號”密封件除了要求密封性能安全可靠外,還要求材料安全無毒,能經受住-70到200℃高低溫交變、高真空、強紫外輻射、帶電粒子輻照和原子氧侵蝕等各種複雜環境的長期考驗,不産生降解、老化和龜裂,始終保持“嚴絲合縫”。
憑藉著雄厚的技術基礎和多年飛船密封的成熟經驗,航太四院又一次承擔起了“天宮一號”艙體密封件的研製任務。“這一次造的不再是太空的匆匆過客,而是我國航太員長期駐守的‘太空家園’,密封件壽命要達30年!”面對新的挑戰,42所研製人員在原有成熟技術的基礎上集智攻關,先後克服了原材料選材、工藝成型等眾多難關,研製出我國真正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無毒無害的密封産品原材料,解決了“天宮一號”各試件的模具成型的難題。“天宮一號”密封材料的規格多樣,形狀各異,大的密封圈直徑有一米多,最小的則有十幾毫米。研製人員專門為“天宮一號”量身製作了一套模具,尺寸精度超差不超過0.01毫米,確保了産品的性能和精度。經各類模擬環境試驗表明,該院研製的密封材料,達到國際同類産品水準。(記者楊永林、張哲浩 通訊員榮席劉)